大家好,我是卡哥。
相信大家應該經常在 各大論壇啊之類的 看到對各個互聯網公司的評價,有風評好的,也有風評不好的。
有錄友問我這樣一個問題:
這位錄友,拿了阿里云,騰訊,百度,shopee的意向書,可以確是收割機了,但如果還沒有進入職場,還容易被網上這些風評誤導。
卡哥來客觀的分析一下,如何看到這些網上對公司的評論。
脈脈,知乎上噴阿里,百度的 都比較多。噴騰訊的確實少一些。
只能說騰訊的輿論控制相對比較好,在加上職能體系的人文關懷比較到位(公仔,各種活動,逢年過節小禮品之類的)。
但天下烏鴉一般黑,騰訊的職場PUA,一點都不比阿里的少,各種套路 ,阿里有的,騰訊都有,還有什么各種花邊吃瓜新聞,在騰訊內網特別多。
但這些都在公司內網傳播,很少傳出去。這就是騰訊厲害所在了。
其實我們在選擇公司的時候,主要是看崗位,看業務,看發展,至于 有沒有PUA之類的,只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相信大家都參加過面試。招聘的時候,幾個小時的面試能看出人品么?對吧。
各種新人背鍋,末尾淘汰,PUA,阿里有的,騰訊都有。所以大家求職的時候不用在乎這些風評。
至于這種鍋和套路 能不能落到自己的頭上,就要看碰到了什么樣的直屬領導了。
例如兩位同學去了同一家公司,同一個事業群,同一個部門,同一個項目組,只是在兩個不同的領導下干活,其區別都可以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有的錄友 可能對職場套路不太了解,或者 初入職場比較順利,沒有感受過什么套路。
這里卡哥給大家隨便說一個,例如,一個項目組,有前端組和后端組,分別是兩個老大,有一個需求,要開發一個功能,這個功能本來前端就可以獨立完成的,但上線可能會有風險,保護自己手下的前端領導,就會讓前端同學和后端的同學一起實現這個功能,也就是前端實現一部分,后端也要做一部分數據處理,前端展示就可以了。
為什么這么安排呢?
因為一旦上線出問題了,就是前端和后端一起背鍋,這樣前端同學壓力就小很多了。
而整個需求安排,前端同學其實并不知道 自己的風險,其實是領導保護了他。
那么 不保守下手的領導,當然就啥也不說了,讓你一個人把這個功能做了,上線沒出問題 那還算萬事大吉,一旦出問題,那年底考核是不是就要背一個指標了。
所以不要感覺程序員的工作環境很單純,其實套路多得很,還是那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區分公司的。
只能說 業務發展越好的部門,套路相對來說少一點,畢竟高速發展可以掩蓋很多問題。
所以遇到什么樣的直屬領導非常非常的重要,但這又是我們決定不了的。所以這都看緣分(運氣)了。
有的同學畢業在大廠順風順水,除了自己努力外(而大家誰又不努力呢?),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好領導。
但有的同學同樣進大廠,發展就很差,而且沒人給他指引一些部門潛在的規則,那就難免會撞坑。
未必是他不夠努力,不夠聰明,不會溝通,可能恰巧 部門效益不好,部門考核就差,領導一般不會讓老人背鍋,畢竟系統的bug都是老人寫的,老人都走了,誰來修bug呢(人間真實)。
那領導就拿他這個新人開刀了唄。
所以,同樣是進大廠,發展好的同學 不用過于優越感,感覺是自己能力多強,其實大概率是趕上了 好部門好領導,發展不好的同學也不要 自責自己能力不行,甚至開始自卑,大概率是運氣不太好而已。
那么是 發展好壞全看運氣了么,當然不是!
重要是 遇到挫折(背鍋,績效不好,甚至被開除),不要自卑,不要放棄,相信自己,只要把時間拉長,5-10年的時間,真正努力的人,發展都不錯!
卡哥希望錄友們都有好的發展,加油
--------------
Hello,我是程序員Carl,哈工大師兄,獲得過ACM亞洲區獎牌,先后在騰訊和百度采坑,一位文舞雙全的程序員。
碼字不易,點贊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