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頭條 » 知識 » 正文

        2019年十大謠言盤點 被拐兒童只有0.1%被找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1-05 00:14:03    瀏覽次數:61
        導讀

        編者按: 中國每年20萬兒童被拐,只有0.1%被找回?多喝水能治療感冒?“80后”或成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燃氣起火要先滅火再關閥門?當前,在社交媒體極速發展的時代,謠言誕生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其所影響

        編者按: 中國每年20萬兒童被拐,只有0.1%被找回?多喝水能治療感冒?“80后”或成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燃氣起火要先滅火再關閥門?當前,在社交媒體極速發展的時代,謠言誕生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其所影響的群體也往往具備多重身份標簽,易形成病毒化傳播。

        人民網“求真”欄目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回顧2019年被輿論集中關注的謠言,綜合了謠言在新聞、論壇、博客、報刊、微博、微信、APP等方面的信息量與熱度值,盤點出十大網絡謠言。在這一年里你是否聽信了這些謠言呢?

        央行4月1日起降準

        2019年3月,一則“央行4月1日起降準0.5個百分點”的消息在網絡熱傳。網傳消息稱:“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記者吳雨)中國人民銀行決定,2019年4月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及相關操作凈釋放約8000億元長期增量資金,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因該謠言假借記者署名,許多人信以為真,引起廣泛傳播。

        對此,3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辟謠,稱該消息不實。4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官方微博轉載了中國金融新聞網的評論文章《成方街時評:給金融市場上的造謠者提個醒》,文章稱央行已就此事正式致函公安機關,請就此次編造發布虛假信息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類似的傳言可能會導致金融市場的異常波動,甚至會嚴重干擾金融市場秩序。基于違法違規形成的信息失真、內部信息等,都是導致金融犯罪、腐敗尋租等損害市場公平、公正的根源。這種“金融謠言”因為涉及到“錢袋子”,所以很容易傳播擴散。相關部門對這種謠言應該做有效修正,避免對金融市場造成干擾。

        多喝水能治療感冒

        感冒不僅要喝水,而且還要多喝水,這似乎已經成了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一個常識。所以,很多人在感冒后,會試圖先不吃藥,而是通過多喝水來治好感冒。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徐愛民介紹,多喝水并不能治療感冒,普通感冒是一種自限型疾病,無論是否用藥,隨著時間推移,一般經過五到七天之后,就可以自然緩解。如果感冒期間一味的大量飲水,就會容易造成水中毒,也就是造成低鈉血癥、細胞水腫,這時會出現頭暈、無力等表現。所以感冒期間并不適合大量飲水。

        隨著80后、90后開始愈發注重身體健康問題,年輕群體也成為養生類謠言的易感人群。對于這類傳言,更應該增強辨別能力,不能一味輕信,否則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018年中國人口負增長

        2019年1月4日,“2018年中國人口負增長”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的第六名。

        對于“中國人口負增長、人口紅利消失”的言論,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回應稱,2018年中國人口保持正增長,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這個數字是很可觀的,而且勞動力資源近9億人,中國的人口紅利仍然存在。人口的數據需要長期觀察,不必過度解讀。

        人口問題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根本問題,人口數量的變化是人口問題的基礎。一個國家如果出現人口負增長會給整個社會帶來深刻的影響,對于國防和軍隊方面也有很大負面影響。

        “80后”或成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

        2019年7月,有媒體刊發文章稱:“養老金2035年或將耗盡結余,如果按照退休年齡60歲來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歲,沒有到達退休年齡。也就是說,80后或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引起不明真相的網民紛紛評論,“養老金余額告急,老齡化加劇,社會養老負擔加重,養老問題究竟如何解決? ”;“五險一金里最不樂意交的就是養老金,主要是真的不相信幾十年后可以領回來”;“是不是該買商業保險養老了”。

        早在2019年4月2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就針對“2035年養老金將要用光”話題公開回應:“通過一系列應對措施,能夠保證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養老和養老金的事,社會關注度高,也因此隔三差五就會有媒體老調重彈。不明真相,不做充分的調查研究,就發表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容易給社會安定添堵,確切地說,給繳納養老金添堵。

        多吃黑木耳能抗癌

        據多家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發現,我國東北地區的三種黑木耳都含有能代謝出抗腫瘤、抗衰老產物的基因,也就是俗稱的抗癌基因,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Nature出版集團旗下頗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上。

        在生物學中,“含有某基因”只能代表該基因的表達產物具有某種活性。至于在實際生長中這種基因是否表達出該產物、表達量有多高、要吃多少才能有效、在有效的劑量下是否會有毒副作用,也都未然可知。所以,這項研究只是指出了黑木耳中“可能存在的功效成分”,研究人員還未證實黑木耳能在真實人體環境下殺死癌細胞或者抑制癌癥轉移。

        “談癌色變”目前仍然廣泛存在于社會之中。不管是抗癌或是致癌,與“癌”一掛鉤,消息便會被廣泛關注并傳播。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神奇食物,不管誰想把什么蔬菜水果捧上包治百病的地位,最后的結果都是徒增笑柄。

        出現XX癥狀要警惕,說明你離猝死不遠了

        社會新聞有許多名人猝死的案例,很多網文也喜歡用“出現XX癥狀要警惕,說明你離猝死不遠了”作為吸引眼球的爆點。出現這些癥狀,真的離猝死不遠了?

        不少網文提到的“猝死的X個征兆”并不可取,因為猝死的定義本身就強調了它有不可預測性。人體受冷暖刺激時,為維持正常體溫,心臟會改變頻率、增加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會不堪重負,病情很易惡化。網文所謂的先兆,其實多是心臟疾病的常見癥狀。比起過度關注并不可靠的“猝死預兆”,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及時接受慢性病的規范治療才是讓自己遠離猝死的正確做法。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猝死”情況時有發生,且大多發生于青年群體。這類謠言充分利用了青年人自身以及中老年人“關切利他”的心態,得以在大眾之間廣泛傳播。錯誤的提醒也許會變成致命的武器。遇到這類消息,務必核實信息來源,關注權威信息,加強理性思考,切勿輕信盲從網上的“治療偏方”,遇到健康問題應及時尋求專業途徑咨詢。

        響水爆炸事故中18名消防員犧牲

        3月21日,江蘇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鎮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學儲罐發生爆炸事故后,一條“18名消防員因吸入大量致癌氣體而犧牲”的消息引發網民關注。網傳的消息中稱,“他們冒著熊熊烈火,沖進去了滿是有毒氣體的工廠,不幸的是,經歷了兩小時的戰斗,消防員們陸續被有毒氣體所吞噬....。。截止北京時間3月22日12點30分,已有18名消防員不幸遇難,愿逝者安息”。

        事實上,在24日上午,參與救援的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參謀長、事故處置現場指揮部副總指揮陸軍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就表示,到目前為止,消防員無一傷亡。

        24日晚,鹽城網警對“18名消防員犧牲”的消息進行辟謠。警方通報指出,事故發生后,史某康(男,21歲,山西人)在網絡發帖稱“18名消防員因吸入大量致癌氣體而犧牲”,編造虛假信息,混淆視聽,擾亂公共秩序,因涉嫌犯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對故意歪曲事實散布謠言、制造恐慌情緒等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將依法嚴懲。人民群眾應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清朗的網絡空間。

        中國每年20萬兒童被拐,只有0.1%被找回

        一條“中國每年20萬兒童被拐,能找回的大概只有0.1%”的消息近期在網上熱傳。消息中提到“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失蹤兒童有20萬人左右,被拐賣的比例大概占了八成,而能找回的大概只有0.1%”。“20萬”和“0.1%”這兩個數字讓不少網友感到震驚。

        對于網傳的“20萬”,專業人士已多次辟謠。5月26日,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通過微博表示:“純屬謠言,造謠者一律追責。”陳士渠此前曾擔任過公安部打拐辦主任一職。兒童走失事件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牽動每一個家庭的心,警方提示,一旦有兒童走失,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等24小時再報警”的說法是謠言。

        利用”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編造謠言,同時又利用大眾的善意傳播謠言。發現兒童走失后應及時報警,相信公安機關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燃氣一旦起火,先滅火再關閥門

        2019年10月13日上午11時許,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新楊路一小吃店發生燃氣爆炸,經搜救清理,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10人受傷,引發關注。事后,某博主發布一燃氣著火后是先滅火還是先關閥的消防培訓視頻。該視頻中,一穿白色制服男子聲稱“一旦燃氣起火了,先滅火再關閥”等內容,引發大量轉發。

        對此,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辟謠并發布權威答案:液化氣鋼瓶一旦著火,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并指出該白制服男子不是消防人員,凡是打著消防員名義推銷產品的都是騙子。

        錯誤的消息會誤導大眾在危急情況下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為,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對于未經證實的非官方信息,我們不能輕易相信。

        一分鐘入睡法,告別失眠

        近日,“ 1分鐘入睡法”在網上突然火了,據說可以輕松拯救失眠者。具體而言就是用鼻子吸氣4秒鐘,憋氣7秒鐘,再用嘴呼氣8秒鐘。據說如此循環3~4次,不到1分鐘就可以讓人入睡。

        網上盛傳的“1分鐘入睡法”,其實是“4-7-8呼吸法”的以訛傳訛。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的AndrewWeill博士在YouTube網站上分享了4-7-8呼吸法,該方法通過緩解精神和身體的緊張感來幫助入睡。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嘗試這個方法,因為沒有什么成本,也沒有什么風險。但嚴重失眠的患者,還是要去看醫生。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當代人的失眠問題也日益普遍和嚴重。“1分鐘入睡法”雖然沒有什么風險,但是還是要警惕同類謠言的傳播。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研究員、主任輿情分析師曲曉程:

        回顧2019年被輿論集中關注的謠言可發現,謠言的產生、傳播與影響越來越無邊界化,這一方面體現在謠言逐步開始誕生于社會各個領域,無孔不入;另一方面則體現在謠言所影響的群體往往具備多重身份標簽,從而易形成病毒化傳播。

        首先,從謠言類型歸屬出發,有關身體健康方面的信息占據相當的比重,例如“多吃黑木耳能抗癌” “多喝水能治療感冒”。過去,養生類謠言的易感人群往往集中于中老年群體,但隨著80后、90后開始愈發注重身體健康問題,年輕群體也成為養生類謠言的易感人群。

        有關社會安全、醫療衛生等與身心性命攸關的謠言也占有較高的比重,例如“出現XX癥狀要警惕,說明你離猝死不遠了”“燃氣一旦起火,先滅火再關閥門”等。這方面謠言的形成往往與當時社會熱議的輿情焦點事件有關,一方面確實存在部分營銷號為了蹭熱點、賺眼球而進行的編造行為;另一方面,受謠言內容所引發的代入感情緒影響,“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心理使得部分網民“聞風而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突發事故、自然災害等重大輿情事故中由于謠言的影響所引發的次生輿情災害事件也占有不小的比重。例如在“響水爆炸”事件中,“18名消防員犧牲”、響水爆炸假視頻、民間流傳鹽城化工廠要爆炸等不實消息的傳播無疑加劇了江蘇鹽城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的輿論復雜程度,為事故的后續輿情處置帶來了不小的阻礙。

        其次,從謠言涉及的群體出發,社會弱勢群體既是謠言制造者的誘餌,也是謠言傳播的受害者。例如2019年的謠言中,涉及兒童的比重較高,“中國每年20萬兒童被拐,只有0.1%被找到”“多地出現‘搶孩子’或‘孩子被挖器官’”等。涉及兒童、老人、失能人群等弱勢群體的謠言往往用“真實、科學”的外衣包裝,或為牟利、或為引發社會恐慌、或為激發社會矛盾,但也正因為其弱勢群體的身份,往往都會得到社會的關注。這為我們在保障弱勢群體利益的同時打擊謠言、治理謠言形成了不小的挑戰。

        第三,從謠言傳播的媒介來看,移動端與半封閉的社交傳播成為謠言滋生與辟謠工作的主戰場。在強社交關系模式下,謠言被弱化為關心、提醒等語言形式,提升了辟謠難度。謠言的誕生與傳播在于信息的不對稱。不過,隨著微信內辟謠平臺的興起與治理機制的成熟,各種官方科普賬號、科普自媒體賬號影響力的逐步提高,認知局限、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將得到逐步緩解。當然,凈化謠言不可能一蹴而就,提高網民的媒體素養,提升網民辨別信息真偽的意識也是治理謠言的重要一環。

        此外,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興起、長視頻的回歸,5G商用的成熟,視頻化潮流即將席卷而來。2019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在一些突發事故中,真假事故現場的視頻混淆出現在輿論場,甚至于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有視頻有真相”也不再是可靠說法。如何在瞬息萬變的輿論場中遏制謠言的誕生,如何在日新月異的媒體技術中預判謠言的新形態,如何在融媒體時代把握謠言的傳播規律——數字時代所賦予的機遇將有助于我們迎難而上,努力營造與堅守清朗網絡空間。

        朱紫陽 江宏

         
        (文/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推薦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m.sneakeraddict.net/news/show-1852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3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佐佐木明希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911国产免费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2020|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