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功能機到智能機,被廠商砍掉的設計有很多。比如實體鍵盤,比如可拆卸電池,再如極為先進的 3.5mm 耳機孔。
不過最讓我懷念的,當屬手機上的呼吸燈。呼吸燈設計的漂不漂亮,曾是我購機時重要的衡量因素。可如今的智能手機,已經鮮有呼吸燈設計了。
▲ 魅族的「小圓點」,非常經典的呼吸燈設計
像我一樣迷戀呼吸燈的并不在少數。貼吧、知乎等論壇上,有許多用戶疑惑,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廠商丟棄了呼吸燈設計,明明呼吸燈這么好看,而且實用。
▲ 知乎上關于呼吸燈的提問
一些動手能力強的朋友,甚至自行將手機改裝上呼吸燈,可見對呼吸燈的癡迷與執念。
▲不過并不建議這樣做,會增加手機進水進灰的風險。
呼吸燈,曾是潮流風向標
到底是哪個天才最先將呼吸燈集成到手機上,已無資料可考。不過最早的呼吸燈,頂多算是指示燈。當收到短信或電話時,手機的指示燈便通過變換顏色,或是以固定頻率閃爍,向機主起到提醒作用。
▲ 圖片來自:gadgets
我們平常談論的呼吸燈,多是指可以由明到暗無極變幻,像呼吸一樣柔美的燈光。在翻蓋手機拼顏值的時代,漂亮的呼吸燈就是一項加權分。
比如步步高的泡泡手機(i508),其 A 面的「泡泡」下,就暗藏著呼吸燈。當用戶播放音樂、收到短信或電話,對應的「泡泡」就會有呼吸效果,非常漂亮。
在我心中,把呼吸燈做得最漂亮的翻蓋手機當屬 LG 的「甜點」系列。其內置了多種圖案,用戶可以 DIY 呼吸燈的樣式、顏色,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與狀態。
而呼吸燈絕不僅僅是裝飾元素,更是用戶查看時間、天氣等信息的媒介。用戶無需翻開手機,便能通過呼吸燈知道有無信息、來電,知曉當前的時間,極為方便。
有的翻蓋手機也會把呼吸燈集成在按鍵區域,更多是起到照明、裝飾的功能。
提到呼吸燈,可能還有不少朋友會先想到更為粗獷的「跑馬燈」。在 2010 年以前,「精神小伙」的標配不僅有緊身西褲、尖頭皮鞋,還有「閃瞎眼」的跑馬燈手機。
這種手機有個共同點,就是邊框很寬,機身很厚。于是廠商有空間置入足夠多的燈珠,實現各類浮夸的燈效。
當放起 DJ 舞曲,手機的跑馬燈也會跟著節奏閃爍,簡直就是移動的夜店。
全面屏,讓呼吸燈無處安身
「盛極必衰」或許是一個鐵定的魔咒。
當智能手機出現后,廠商們開始追求大屏、輕薄。曾各式各樣的手機形態,清一色地變成了直板屏。這種形態的轉變,給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帶來了一些變化。當需要查看信息時,只需要輕按一下屏幕,或拿起手機便能喚醒屏幕,信息通知一目了然。
▲ 圖片來自:lvivity
所以曾被視為手機消息指示器的呼吸燈,功能性上便弱了不少。對于手機內部寸土寸金的空間,設計師理所應當地降低了呼吸燈的優先級。
在這段時期,呼吸燈又退化為一個小光點。多數被安置在前置鏡頭或聽筒旁,當有信息時會閃爍或變色。
▲ 圖片來自:機鋒論壇
這種設計還有一個考慮因素,就是智能機時代的消息通知,遠比功能機時代要繁多。如果呼吸燈設計的太復雜,消息通知又如此頻繁,會影響手機的續航能力。
但這種簡單粗暴的設計,實在談不上有什么美感。有的廠商給出了不同答案,比如魅族、努比亞等廠商,將呼吸燈和 Home 鍵融為一體,看起來優雅且精致。
▲ 魅族 MX3. 圖片來自:androidauthority
MOTO XT615 的呼吸燈則被放置在導航條的左下角,以燈帶的形式呈現。
▲ 圖片來自:hard-resets
LG Optimus G Pro 將呼吸燈集成在了 Home 鍵的周圍,還可以對燈光顏色進行調整。有網友表示,「用了它之后,感覺不會再愛沒有呼吸燈的手機了」。
OPPO 在 Find 7 的下巴處,裝上了一條帶有弧度的呼吸燈帶,當燈光亮起時,宛如在沖人微笑,非常治愈。
索尼更是「玩燈」的好手。比如 st18i 的呼吸燈,與功能鍵完美地融為一體,非常性感。
索尼接下來推出的 Lt26i,可以說將呼吸燈的設計美學推上了新的高度。當有通知時,靈睿透明帶里的呼吸燈就會亮起,看起來既夢幻又頗具未來感。
令人嘆惋的是,這一絕美的設計并未流傳到后代的機型上,成為不少索粉心中的意難平。
而隨著「屏占比」、「全面屏」成為廠商津津樂道的話題,呼吸燈的位置也讓給了更為重要的前置鏡頭以及各類傳感器。我們更難再看到有新機自帶呼吸燈了。
一些依然在堅持呼吸燈設計的手機,還會將之作為賣點用于宣傳。比如紅米 K30 Pro,雖然它采用了全面屏設計方案,但并沒放棄呼吸燈,而是將其集成在升降式攝像頭元件上。
都說「RGB 燈是電競的浪漫」,一些游戲手機,也在背部設計了精美的呼吸燈。比如黑鯊、ROG 等等,在游戲過程中會展現絢麗的光效。這或許是當前智能手機行業里,最重視燈效的一批廠商了。
呼吸燈的「轉世再生」
即便全面屏的到來,讓呼吸燈無處安身。但在 OLED 屏幕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手機上后,息屏顯示(AOD)的功能也普及開來了,像是呼吸燈的「轉世再生」。
這主要得益于 OLED 面板自發光的特點。其每個像素點可以獨立發光,因此息屏顯示可以只讓屏幕部分區域亮起來,其余區域保持關閉狀態,從而保證功耗在一定范圍內,對手機續航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 圖片來自:xda-developers
我們上文提到過,呼吸燈的主要作用是消息提醒和視覺裝飾。而用戶在手機息屏的狀態下,也可以通過 AOD 一眼瞟到時間、日期、電量、信息通知。
另外,一些 AOD 的設計越來越漂亮,不僅僅起到時間、信息提示的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裝飾作用。像華為 EMUI 11 中的「靈動息屏」,當使用者看向手機時,AOD 畫面上的小鹿還會扭過頭來看向用戶,增強了交互性。
而越來越多的手機,開始支持消息通知的光效。比如來短信或微信時,屏幕兩側便會亮起,顏色、寬度、動態效果都可以自定義。這類光效尤其適用于曲面屏手機,兩側光效亮起時,科技感十足。
▲ 左為一加;右為 vivo
一些機型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音樂氛圍光效。比如 vivo X60 系列,在播放音樂且鎖屏狀態下,屏幕兩側便會有可視化的音浪,和音樂節奏一起舞動起伏。
這些基于 OLED 屏幕開發出來的特色功能,讓呼吸燈以另一種方式再度回歸,倒也寬慰了那些摯愛呼吸燈的用戶。
其實,人們懷念呼吸燈的根本原因,并非懷念它的功能與樣式,而是懷念當初用帶有呼吸燈的手機的年代。或許當時用攢了很久的錢,買了一部心儀的手機,而那部手機恰好帶有呼吸燈,于是呼吸燈成為一個載體,寄托了那個時代的情感與記憶。
在科技的車輪滾滾向前時,偶爾駐足回顧那些曾帶給我們新鮮感但現已式微的物什,倒是一件別具韻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