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分享 / 羅盈盈
被冠以“短視頻第壹股”的快手可謂是出道即巔峰。從今年2月上市至8月底,快手的股價幾乎一路下跌,從歷史高點417.8港元一度跌至64.5港元,累積跌幅超過80%,市值蒸發約1.5萬億港元,是恒生行業228家上市公司中年內跌幅蕞大的公司。進入9月,其股價逐漸回到90港元區間。
這家明星公司的股價呈現過山車一般的劇烈變動,與前期的過度捧高、超過合理估值不無關系。如今,資本市場正在對快手虛高的估值進行合理回調,也重新對短視頻賽道進行理性審視。
①短視頻上市公司13家,總市值逾7萬億
近年短視頻平臺不斷在商業模式上進行探索,一方面成為創新性新媒體營銷平臺,另一方面也結合直播帶貨迎來新增長點,市場仍將進一步發展。據艾媒咨詢的報告,2020年,華夏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1408.3億元,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2021年預計接近2000億元。
截止2021年6月30日,已上市的短視頻行業相關公司有13家,包括A股1家、港股7家、及美股5家,總市值約為7.17萬億港元。上市標的市值平均值約為5516億港元,市值中位數約為323億港元。
盡管反壟斷相關政策頻出導致短視頻相關上市公司估值受到顯著壓制,但短視頻平臺競爭力并未改變。
抖音及快手在短視頻領域頭部優勢明顯。抖音憑借內容分發、流量入口優勢以及良好的海外發展勢頭,行業優勢地位愈發穩固。快手發展起步早,用戶基礎深厚,且積極發展電商和游戲直播等業務,也是頭部典型代表。隨著微信視頻號強勢入局,市場格局從雙雄爭霸轉變為三足鼎立。
②用戶量增長放緩,使用時長優勢擴大
短視頻作為4G時代快速發展的移動產品類型,能聚合社交、電商等屬性,覆蓋人群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華夏短視頻用戶規模已超7億人。
但短視頻的活躍用戶增長明顯放緩,未來國內短視頻行業競爭的更多是存量用戶的使用時長和商業變現能力。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華夏短視頻行業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速,由2019年9月的22.5%下降至2020年12月的6%。
當短視頻用戶量增長放緩,未來國內增長空間主要是“銀發人群”。報告顯示,快手、抖音24歲以下用戶群比例皆為50%,高于24歲-40歲及40歲以上的用戶群比例。另據CSM數據,短視頻40歲以上用戶比例從2018年的28%提升至2020年的33%,是短視頻平臺重要的潛在用戶增量。
短視頻作為以視頻為載體的聚合平臺,社交屬性愈發突出,在用戶生活中覆蓋面越來越廣泛,社交定位開始顯現。短視頻用戶使用習慣的變化,推動著短視頻使用時長占比的提升。
根據極光數據,2021年第壹季度,短視頻行業用戶時長占比達29.6%,排名第壹,與第二名即時通訊的差距較大。2021年3月,短視頻行業的用戶人均日使用時長達88.9分鐘,同比增量為2.2分鐘,兩個指標繼續領先于其它行業。
③行業進入成熟期,業務出海成新增長點
隨著抖音、快手供需兩端差異縮小,視頻號強勢入局推動短視頻行業進入成熟期,巨頭們開始挖掘增長的新可能,主要方向包括短視頻向“長”內容升級、從娛樂向“精專”內容升級等,業務出海也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在華夏短視頻大舉出海的2016-2017年間,歐美本土短視頻反而無新產品問世,為華夏企業創造了機會,各大廠加碼布局短視頻賽道,美國短視頻市場迎來新的競爭元年。
以業內較突出的抖音海外業務為例,2017年,TikTok進入美國市場,當地是其海外活躍用戶蕞多的單一市場,SensorTower數據顯示,TikTok在美國的滲透率由2020年1月份的28%增至2021年6月的42%。利用美國市場的影響力,TikTok全球化進程也得以加速。
快手從2020年開始加大海外業務推廣投入,2021年第壹季度的海外營銷費率達15%,月活躍用戶數MAU超過1億,預期2021年末MAU將達到2.5億-3億。
資料近日:2020-2021年華夏短視頻頭部市場競爭狀況專題研究報告(艾媒咨詢)、短視頻行業深度研究系列(東吳證券)、短視頻行業2021年度中期策略報告(光大證券)
信號工廠——商業價值探測器
網易財經旗下價值研究平臺
主編:趙妍 編輯:羅盈盈 助理:楊妍妍
聯系郵箱:moneygz2021等126感謝原創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