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者說(散文)
半年前,我在黃連口遇見護林員老王的時候,他正和老伴兒,還有那條名叫阿黃的狗一起巡山。
黃連口,是煙臺昆崳山13個護林管護點中的一個。這里地勢險要,樹茂林密,人跡罕至。
這幾年,我們幾個驢友的腳步幾乎踏遍了昆崳山大大小小山頭,屈指算來也只有山路崎嶇的黃連口沒有涉足。幾個人一商量,決定征服黃連口。
五月的昆崳山,陽光明媚而溫暖,清風徐來,花香微醺,層巒疊翠的昆崳山蓬勃噴張著活力。我們一行六人踏上征程。
山陰道上行,逼仄小路依山盤旋而上,寬處二人并肩,窄處側身而過。不時有巨石攔住去路,須手腳并用躬身翻越。頭上藍天澄明白云悠悠。身邊鳥躍枝頭歌唱嬉戲,刀削斧劈的峽谷里溪流淙淙,或急或緩,地上稀疏的枯枝落葉和綠草相間,演繹著季節的轉換和生命的輪回。
大約有一個多小時的模樣,我們終于走到一塊開闊地,大家席地而坐,稍息休整。
伙伴們談興正濃,突然傳來一陣狗叫聲,我們看到,前方大約五十米開外的山路上,站著一條狗,狗的身后跟著一男一女兩個人。兩個人穿著迷彩服,背著肩包,一人一根拐杖,胳膊上戴著“護林防火”袖標。
站在我們面前的兩位護林員五十開外年紀,古銅色的臉龐分明是長年風吹日曬刻下的標記。
攀談得知,他們是一對夫妻,是昆崳山黃連口地界的護林員,丈夫姓王,妻子姓薄。
我們結伴而行,老王步伐輕盈,年輕人也有點跟不上節奏。老王很健談,他給我們講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指著周圍山林說,他們兩口子負責的這片區域有15000畝,主要擔負護林防火職責,同時還要收集樹木病蟲害資料、勸阻驢友在山上逗留。一年四季,長年累月,他們吃住在山上,每天天蒙蒙亮就開始巡邏,一天下來要走10幾里路。每年也只有大雪封山那幾天才能休息。
我問老王:“這種生活不苦嗎?”老王嘿嘿一笑回答:“苦,怎么不苦。苦也習慣了。一部對講機、一架望遠鏡、一個水壺、一袋干糧就是我的隨身物品。沿著山路走上一圈就得一個上午。累了就靠著樹坐會兒,餓了就對付幾口干糧,平日里挨個蚊蟲叮咬都是家常便飯。眼下這個季節還是蛇活動頻繁的檔口,無毒蛇還好,讓有毒的蝮蛇咬上那可不得了。我的背包常年帶著小藥盒,以備急需。你看我腳上的軍用膠鞋一年下來就能穿破3雙。很快雨季就要到了,就要整天穿著水鞋,一天下來,腳脹得厲害,晚上脫不下鞋子,脫下鞋子能倒出水來。能說不苦嗎?”
老王告訴我們,整天在這遮天蔽日的深山老林里打轉轉,孤獨的滋味難以忍受。尤其是剛上山那幾年,管護點就他一個人,做伴兒就這條狗。諾大一片山林一天走下來碰不到一個人,寂寞時,心里發毛,他就對著大山扯上幾嗓子,就和阿黃聊天。那時候我們兩口子兩地分居,一年到頭也見不上幾面。不過,現在好了,昆崳山實行了夫妻護林員制度,老伴兒2010年搬到山上,終于有了說話的人兒。今年是他們一起守山的第十個年頭了。
老王說,他今年54歲了,從21歲進林場,算起來33個年頭。時間真快呀,剛來時,自己還是個毛頭小伙兒,眨眼功夫已經當上爺爺了。
“就是我孫女,4歲了。”一直走在老王身后不吭聲的妻子老薄從挎包里掏出一張照片遞給我們。
照片上是一個扎著馬尾辮的漂亮小姑娘,她正笑咪咪地張開雙臂驅趕著幾只蘆花雞。照片的背景是兩間石房子,房子門邊掛著一副牌子,上面清晰寫著:昆崳山China自然保護區黃連口管護點。不用問,這座石屋就是他們夫婦的住所。
老薄摩挲著相片說:“這是上個月兒子和兒媳帶著孫女到山上看我們時照的。我們老兩口常年不下山,每到節假日和星期天,他們都上山陪陪我們。孫女4歲了,我沒幫兒媳帶一天孩子,我只在孩子12天請客時請了半天假下個山。想起來真的很愧疚啊!”
我看到,說到這里時,老薄的眼角是濕潤的。
老王告訴我們,盡管山里苦,苦中也有樂。他們兩口子煉就了一副好身板。在山里呆的久了,打心眼里喜歡上了所有的一切,總覺得山水都是有溫度的,樹木花草都是有感情的。他學會了給樹看病。樹木招蟲了,得病了,他都能手到病除。看到樹木重獲生機,當了樹木醫生,自己也覺得蠻有成就感的。老伴兒年輕時就能寫會彈愛唱。她經常寫詩,詩寫得雖然不咋地,幾年下來也攢了厚厚幾本。三年前她過生日的時候,兒子搗鼓回來了一架古箏送給媽媽。現在老伴兒粗糙拙笨的手也能依葫蘆畫瓢照著曲譜彈上幾曲,聽起來倒也有模有樣。她蕞拿手的是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
我們邊說邊行,蕞后在一塊刀削斧劈的巨石前分手。老王介紹道:“這塊巨石叫做馬踏石。每天晚飯后我們倆就會攙扶著爬上石頭并排坐著看光景。在這里,不但能看到自己的轄區,還能看到對面山坳里的家鄉,能看到村莊的白墻紅瓦和裊裊炊煙。每當看到這些,我們的心就很妥帖,很踏實,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此刻也是我們一天中蕞開心蕞幸福的時候。”
我慶幸這次行走黃連口之旅。如果沒有這一次探訪,我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扎根大山深處的守山人。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有機連接的鏈條。總有人在為更多人的美好生活默默付出。他們平凡平淡的像一棵樹,一根草,一滴水,但他們卻用汗水和生命詮釋著平凡中的偉大。
我們要真誠地感謝他們.
感謝分享: 九天
壹點號 九天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