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天壇周邊簡易樓已拆除43棟
東城區高峰時段交通擁堵指數下降8.6%,降幅居城六區首位。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1月4日,北京市東城區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會上,區長金暉作了《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天壇周邊簡易樓騰退項目簽約率達到100%,已拆除43棟。
此外,東城區去年建成8處停車設施,新增停車位1500余個、共享停車位1000余個。
兩年GDP增長預計均為6%左右
2019年,預計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89.7億元,增長8%;建安投資實現68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左右,萬元GDP能耗下降率在5.5%左右,細顆粒物年均濃度45微克/立方米,下降13.5%。
2020年東城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不超過2%;萬元GDP能耗和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降幅達到市級要求。
進出口增速均居城六區第一
2019年,東城區成立金融發展聯盟,農銀理財等19家金融機構入駐東城區,金融業增加值占比達到23.8%,位居全市第二,并回遷異地納稅企業130余家。
東城區加快服務業擴大開放,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5家,實際利用外資6.25億美元,進出口增速均居城六區第一。
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東城為830家重點企業配備服務管家,解決需求和問題326項,解決率75%,為62家重點企業量身定制“服務包”。落實國家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全年累計減負145.5億元。
機構改革按計劃推進
去年,東城完成政府系統機構改革,設置區政府工作部門32個,事業單位改革按計劃推進。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得到完善,各街道、地區全部成立綜合執法中心。
區政府首次向區人大專項報告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辦理各級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415件,實現見面率和辦結率100%,解決率達到87.6%。
不過,金暉表示,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一些挑戰和問題,比如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營商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統籌推進老城保護和民生改善、實現老胡同居民過上現代生活,還面臨許多難題;少數干部敢于擔當勁頭不足、改革創新辦法不多,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在基層的落實還存在差距,管黨治黨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天壇周邊簡易樓已拆除43棟
金暉介紹,天壇周邊簡易樓騰退項目簽約率達到100%,已拆除43棟。
望壇棚改項目整體簽約率達到99.1%,非住宅房屋全部完成拆除,2400余套外遷房源完成入住,4000套回遷房實現開工;寶華里危改項目已簽約1115戶,簽約率達到97.5%,700多戶居民實現當年搬遷、當年入住安置房,回遷房地塊實現開工。西河沿項目西區安置房啟動回遷,東區實現開工建設。
此外,東城區去年完成5棟簡易樓騰退,修繕改造直管公房698間。營房西街等4個老舊小區完成年度整治任務。老舊樓房加裝電梯開工13部,投入使用10部。豆各莊項目1547套保障房竣工,完成229戶家庭共有產權住房選房配售工作,實現棚戶區改造1366戶,提前超額完成市級棚改任務。
精簡、拆除道路護欄140公里
去年,東城區續建次支路16條,完工通車3條。燈市口、東單等26處堵點被治理,17所學校、10家醫院周邊交通秩序整治完成。去年,東城精簡、拆除護欄140公里,完成25公里自行車道慢行系統整治。
建成8處停車設施,新增停車位1500余個、共享停車位1000余個。全區85條道路6000余個停車位都已經實現電子收費全覆蓋。全區無停車胡同累計達到39條,王府井周邊7條胡同在全市率先建成交通安寧步行友好街區。全區高峰時段交通擁堵指數下降8.6%,降幅居城六區首位。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