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近日:時代周報 感謝分享:周夢梅
“不少籌款顧問收到遣散通知,但公司并未說明具體理由。”9月16日,輕松籌線下籌款顧問林敏(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
這些線下籌款顧問和輕松籌第三方外包平臺簽訂勞動合同。線下籌款顧問是輕松籌大病眾籌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 9月16日,輕松籌回應稱,因業務調整,對項目外包團隊進行優化,所有人員都會按法律規定結算項目工資。
2014 年9 月,北京輕松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輕松籌”)成立,從眾籌模式起家,打通微信、微博及QQ等諸多社交平臺,首創大病救助模式,將社交強關系運用到大病籌款。2016年,輕松籌獲得保險經紀牌照,推出互聯網保險平臺——輕松保嚴選。輕松籌一度獲得資本熱捧,獲騰訊、發布者會員賬號G等機構爭相投資。2019年,輕松籌升級更名為輕松集團。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互聯網保險亂象加強整治,輕松集團亦受波及。3月24日,因監管原因,輕松集團的輕松互助業務關停。
融資停滯四年
2014年12月,輕松籌獲得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發布者會員賬號G資本和道生投資。當時,輕松籌成立僅三個月。與水滴籌背后的騰訊投資相似,發布者會員賬號G資本一路為輕松籌輸血。
拿到發布者會員賬號G資本的投資,和輕松籌創始人楊胤不無關系。她曾擔任發布者會員賬號G China副總裁兼發布者會員賬號G會展集團總經理。
不過,輕松籌近年的融資和發展并不順遂。從2014年起步至2017年,輕松籌保持一年一次的融資節奏。不過,在2017年的C輪融資后,輕松籌并未再對外公布新的融資進展,估值停留在4億美元。
2019年9月19日輕松籌5周年慶上,楊胤宣布輕松籌更名為輕松集團,業務板塊包括輕松保、輕松互助、輕松籌等。次年7月,媒體報道稱,輕松集團在尋求新一輪融資,計劃融資5000萬至1億美元,公司估值將達10億美元。不過,該融資計劃蕞終并未得到落實。
2020年9月,輕松集團一則招聘信息引發外界關注。該集團擬以2.5萬-5萬元月薪延攬一名公關總監,崗位要求明確提及全面參與上市籌備的公關工作。 時至今日,輕松集團的上市計劃依然沒有準確消息傳出。
競爭對手水滴的成立時間稍晚,但發展速度更快。2016年,水滴成立,雖晚成立兩年,卻更獲資本看好。它在先后完成7輪融資后,終于在今年5月成功在美上市。
2019年9月,輕松集團宣布聘請原弘康人壽總經理張科擔任輕松集團CEO。此前,輕松集團四處“挖角”。2018年年底,安心保險總裁鐘誠任職輕松籌聯席CEO。
億歐智庫發布的《2020保險創新模式研究報告》顯示,輕松保用戶已經突破5000萬,2020年1月-2月,輕松保保費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近10倍,并以單月環比50%的增速發展。
不過,2020年10月底,張科和輕松籌創新增長中心總經理莫子皓突然辭職。今年1月,鐘誠也離職。楊胤在《致全體輕松小伙伴的一封信》中評價,張科與輕松集團的商業模式并不匹配。
“眾籌+保險”模式不“香”了
水滴公司、輕松集團等都主打“眾籌+互助+保險”模式,核心商業資質均為保險經紀。其商業邏輯是,先通過保險互助、大病眾籌打響品牌、搭建場景、教育公眾,而后通過保險經紀業務面向C端用戶銷售保險。
外界對網絡眾籌、互助模式仍存爭議。華夏相互保險與互助保障論壇秘書長閆安稱:“公益眾籌、網絡互助的公益性、非營利性要求與商業保險營利性為目的相矛盾。”
這一模式也面臨監管壓力。
2020年9月,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蕞近一段時期野蠻生長的網絡互助平臺,本質上具有商業保險的特征,但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準,處于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
今年3月24日,輕松互助關停。除輕松互助外,百度、美團、水滴等紛紛關停互助業務。
前不久,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眾籌平臺被指存在涉及誘導銷售等違規問題。
以水滴為代表的眾籌平臺,虧損不斷加大,獲客成本不斷升高。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營收高速增長的同時,水滴的凈虧損分別為2.09億、3.22億和6.64億元。今年上半年,它的凈虧損達10.4億元。
獲客成本也在加大。招股書顯示,水滴主要支出項為銷售和營銷費用。2018-2020年,該項費用分別為1.85億元、10.56億元和21.31億元。今年上半年,水滴的營銷和市場費用高達20.82億元。
多名業內人士指出,大病眾籌平臺的線下獲客越發艱難。“獲客的成本越來越高,不管是線上和線下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林敏稱。
這或與互聯網保險中介市場競爭激烈有一定關系。目前,BAT、美團、途牛、小米、蘇寧、國美、同花順、東方財富、新浪、今日頭條等均獲保險中介牌照,加入代理保險戰局,競爭日益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