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cici 責編:芯芯&雅韻
審核:李云
談戀愛的時候,免不了要“坦誠相見”。脫完衣服,看到了身體的那一刻,男朋友的神情欲言又止,我就知道這是個直男無疑!
一些成人文學會不經意地灌輸給男性“少女粉”才是純潔的象征,于是對于女性身體的刻板印象就產生了。(男默女淚)
看到女生乳暈黑就聯想到性生活頻繁的男生,被分手后心碎了,但是這能怪誰呢?
看過楊教授科普的人,肯定不會有這種想法,還會甩其他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個智慧(智障)的眼神。
那么乳暈為什么有的人是黑色,有的人是粉色?跟性生活真的有關系嗎?為何頻頻有人踩進乳暈變粉嫩的深坑?這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乳暈都是粉色的嗎?
不是,顏色有淡紅色、深褐色和黑褐色的區別。不過,乳暈顏色變得比較深的話,會被一些人惡意地稱之為“黑葡萄”。
圖源unsplash
有些女性朋友頗受困擾,想不清楚自己還沒結婚生孩子,為什么也那么黑?甚至還有些人動了美白的念頭,別急,接著往下看。
為什么有些人一直是黑色?
1、激素和遺傳
● 激素
女性在不同的發育時期,體內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導致乳暈的顏色也會不同。
比如在青春期的時候,是玫瑰紅色的。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時候,會顯示出深褐色。
而當女性乳暈變成黑色的話,一般是因為細胞老化,雌性激素分泌,會導致乳頭表皮組織的黑色素沉淀。不過不用擔心,這是正?,F象。
● 遺傳
乳暈的顏色也與先天因素有關,就像有的人總也吃不胖,有的人喝水都會胖。(沒有特指,并沒有...)
2、跟性生活有關嗎?
乳暈顏色的深淺和大小,跟性生活經歷豐富與否,完全沒有關系。你以為對象摩擦多了就會變黑嗎?那天天穿bra…
如果乳暈顏色加深,并且伴著乳房瘙癢、有結節等其他癥狀的話,就應該要趕緊去醫院檢查是什么疾病了。
讓乳暈變粉嫩的產品有用嗎?
“1次就粉嫩
比白沒輸過
當晚粉嘟嘟
一抹秒變白...."
商家打出的廣告一個比一個吸引眼球,不僅有乳暈美白,還有私處美白。
但是乳暈和私處黑不黑,對我們的生活并沒有什么影響。如果是為了取悅別人,大可不必!小紅覺得如果在乎你顏色深淺的人,更應該去洗洗腦子,打打腦子除皺針。
市面常見的產品一般打出嫩紅素、植物精華或者不含激素的名頭,此外還有一些美白皂產品。形式多種多樣,價格不一。不過這些東西真的都安全有效嗎?
1、嫩紅素產品
會加入一些美白成分,如煙酰胺等。不過美白效果只是一時的,而且煙酰胺在發揮美白效果的同時也是具有刺激性的。
2、植物精華
一般是含有玫瑰花、櫻花等萃取,這種含染料成分的效果只是一時的,不能持久。
3、美白皂
黑色素是在皮膚內生成的,洗得再多也是改變不了內在的。
4、不含激素
如果不含激素,護理產品基本是沒有效果的。如果用到了一些劣質的產品,還可能會影響到乳房健康。
此外,除了護理產品,類似豐乳霜和美乳霜,這些多多少少都是含有激素的。有可能會引起一定的負面效應,如延長月經期、月經不調等,影響健康。
胸部護理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對乳暈顏色變化和形成原因有了一定了解。小紅溫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胸部的護理。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
1、內衣要穿著舒適合適的
2、要定期對胸部進行自檢
3、不要亂按亂揉
除了上面幾點之外,如果有朋友還想了解更多關于胸部護理的知識,留言多的話,會再考慮出一篇哦~
胸部的大小不是我們可以控制,乳暈顏色不是我們可以選擇。不過小紅可以給大家一個變豐滿小tips:多吃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畢竟變胖了就豐滿了,試過的人都說好(來打我了)
如果你身邊也有因為乳暈顏色困擾的人,share這篇,讓更多姐妹自信大膽做自己!對于女性身體的誤解,你都聽過哪些?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參考文獻〕
[1],ABC of breast diseases. Congenital problems and aberrations of normal breast development and involution. [O] . Dixon, J. M., Mansel, R. E. 1994
[2],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 of normal breast tissue with 2-deoxy-2-(F-18)fluoro-D: -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variations with age, breast density, and menopausal status. [J] . Kumar R, Chauhan A,Zhuang H, Molecular imaging and biology: MIB : 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cademy of Molecular Imaging . 2006,第6期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于2021年08月24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來自互聯網,旨在為讀者進行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
部分圖片近日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圖源: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