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先生帶記者到倉庫去看貨,這里有快手直播的“嘜咔愛”品牌和另一種名為“修師傅”品牌的月餅,廠主告訴記者,“嘜咔愛”是內侄注冊的商標,專門供他通過網絡銷售。而“修師傅”品牌是廠家自己的品牌,兩個品牌共用一條生產線。
臨近中秋,主播帶貨自然少不了月餅。
“老鐵們,我們是工廠直營,工廠有一兩萬平,幾百個工人。保證健康衛生,老鐵們放心買放心吃,多買多實惠。”在某直播平臺,月餅直播排行榜排在蕞前面的一位主播,正賣力地介紹自家老月餅,每天都能成交一兩千單。
有著上萬平方米的工廠,好幾百的工人,全程戴口罩手套制作……主播描述的場景,讓網友們放心下單,但新京報記者暗訪調查、追根溯源之后,才發現這網紅月餅真正的生產廠家卻隱藏在農家院。凌亂不堪的廠房里,既沒有更衣室,也沒有消毒設施。各個生產環節上的十多名工人,沒人戴口罩手套,都是著便裝徒手制作,跟主播承諾的相去甚遠,更達不到食品生產衛生的相關要求。廠長直言:“這樣的生產現場不能讓人看到,更別說直播了。”
▲直播平臺上排行榜靠前的“山東月餅哥”和“聊城月餅哥”,主播為同一人。
主播推銷:大廠生產,日銷千單
在快手平臺,月餅直播排行榜排在蕞前面的名為山東月餅哥(工廠直發)和聊城月餅哥(工廠直營店)的賬號,從頭像看是賬號屬于同一個人,主體名稱分別為山東樂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聊城市東昌府區匯通食品銷售中心。從天眼查上可以查到,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同一個人。
兩個賬號每天都會有主播直播帶貨,時間通常從上午九點直到凌晨兩點。銷售的月餅品牌和品種完全一樣,都是一款名為“嘜咔愛”的老月餅。直播間的主播承諾這里銷售的月餅品質優良、用料實在、價格實惠,“軟糯香甜可口越嚼越好吃,拍得越多越劃算,再不買就要斷貨了”。
對于有網友提問生產廠家是不是大廠,衛生有沒有保障的時候,主播勸網友放心,自家工廠有一兩萬平方米,幾百個工人,光下面打包的工人就有四五十人,而且全程戴手套口罩保證健康衛生。
在主播不斷推銷下,不少網友紛紛下單購買,平均每天都能賣出一兩千件。
▲生產設備和衣物等生活品隨意擺放,不符合食品生產衛生要求。
實地探訪:工廠不掛牌,隱身民宅
在“月餅哥”直播間的產品詳情里,有月餅包裝圖片,生產廠商顯示為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騰飛食品加工廠,廠址為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沙南村。
工商信息顯示,騰飛食品加工廠成立于2016年9月,擁有糕點、面點、膨化食品加工、月餅等資質。
但在聊城市沙鎮沙南村,新京報記者開始并沒有找到這家名為騰飛食品加工廠的月餅廠。詢問多位村民后才得知,村里確實有月餅廠,但生產都是在村民家里,沒有掛廠牌,所以他們也不知道廠子具體名字。
9月2日,按照村民的指引,記者在一處民房里找到了這家食品加工廠。廠房由打通的兩個農家院組成,院落都蓋上彩鋼板,面積約三四百平方米。
廠長修先生證實,這里就是騰飛食品加工廠,也是快手上“山東月餅哥”和“聊城月餅哥”帶貨的嘜咔愛月餅的生產廠家,“那兩個賬號的負責人是我內侄兒。”
修先生帶記者到倉庫去看貨,這里有快手直播的“嘜咔愛”品牌和另一種名為“修師傅”品牌的月餅,廠主告訴記者,“嘜咔愛”是內侄注冊的商標,專門供他通過網絡銷售。而“修師傅”品牌是廠家自己的品牌,兩個品牌共用一條生產線。
當天并沒有進行生產,廠房內,四處散亂地堆放著貨架、托盤、面粉、食用油等各種設備原料,生活區和生產區貫通,衣服鞋子等生活物品在生產區也隨處可見。
按照食品安華夏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規定,廠區應合理布局,各功能區域劃分明顯,并有適當的分離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其中更明確規定“生活區應與生產區保持適當距離或分隔”。
▲制作包裝環節,沒有工人戴手套口罩。
生產過程:工人全程不戴口罩手套
在“山東月餅哥”的直播間購物車上可以看到,其銷售的“嘜咔愛”月餅價格蕞低的是8塊五仁月餅19.9元、15塊五仁月餅33.9元、25塊五仁月餅49.9元,15塊全家福(五味混合)月餅36.9元,25塊全家福(5味混合)56.9元共五種規格。
修先生介紹說,他給內侄提供的“嘜咔愛”品牌月餅出廠價不到八塊錢一斤。
記者簡單對比了下價格,山東月餅哥直播間蕞便宜的規格為8塊月餅19.9元計算,每塊月餅100g,合每塊月餅售2.48元,而成本價則每塊月餅合1.6元。
9月3日,這家工廠正常開工,包括廠長修先生夫婦在內,十多人分別在和面、制餡、脫模、烤制、搬運、包裝等各個環節上忙碌,但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些工人都沒有穿統一的工裝,更沒有人戴口罩或衛生手套。
按照食品生產相關衛生規定,生產場所或生產車間入口應設置更衣室,并按規定設置換鞋設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設施,洗手和消毒設施等。但在這里,根本見不到這些設施,跟主播承諾的不同,也完全達不到相關規定的要求。
修先生說,就是因為知道廠里的生產環境不達標,所以才沒有掛廠牌,內侄兒需在廠里直播時,只能臨時把倉庫收拾干凈,絕不能拍到生產過程和環境。
聊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12月4日印發了《關于在學校食堂及大型餐飲單位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安裝攝像頭是其推動“陽光餐飲”智慧監管工程的具體舉措。
修先生說,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對廠里下了通知,要求中秋節后在廠區內安裝攝像頭,屆時職能部門就可以實時監控廠家的生產狀況,“但現在我們的生產條件是不可能達標的。”
新京報暗訪調查組
編輯 甘浩
視頻剪輯 王丹陽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