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許家印回應恒大財富遭遇產品兌付風波
近日,恒大財富陸續曝出一款叫做綠野生物的理財產品到期未兌付。恒大集團在職員工和離職員工也表示,其投資恒大財富的產品存在兌付問題。在恒大財富銷售的理財產品出現未兌付情況之后,有已經購買恒大財富的理財產品但尚未到期的投資者表達了焦慮。恒大方面消息稱,在恒大財富專題會上,恒大集團主席許家印明確表示,要確保所有到期的財富產品盡早全部兌付,一分錢都不能少。另據網貸之家報道,最近也大量流傳恒大內部理財暴雷的消息,2017年恒大內部推出“超收寶”高管投資計劃,當時明確預期年化收益率約25%。但是根據最近網上流傳的內部群聊天記錄看,此項投資計劃涉及高管的25億元(具體數額未經證實)已在8月兌付成功,但是大量普通員工的到期款項卻未得到按時兌付,眾多員工討要說法并未得到任何回應。據媒體報道,許家印表示,目前恒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恒大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要按既定的兌付方案千方百計爭取比計劃提早兌付。(證券時報)
02 證券史上最重量刑
A股最大黑嘴吳承澤獲刑19年
據多家媒體報道,2021年8月12日,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吳承澤等人操縱市場等違法案件做出一審宣判,主犯吳承澤被判處19年,并處罰金7903萬元,另有團伙14人被分別判處2~6年不等刑期。據報道,吳承澤團伙在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20日的595個交易日內,通過搶帽子交易操縱股票465次,獲利2.7億元,資金型操縱7只股票,獲利2.6億元,合計獲利5.3億元。搶帽子交易操縱是指是指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買賣或者持有相關證券,并對該證券或其發行人、上市公司公開作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從而間接影響證券價格,從中謀利的行為。聯系到這次案件中,也就是吳承澤團伙提前買入某只股票,并通過盤后票推廣,吸引散戶買入,推高股價,然后反向賣出獲利。據吳承澤供述,他推薦的股票已經100%符合預期,在國內具有壟斷地位的。該案創下了A股操縱市場案件刑期的最高紀錄,超過徐翔案。(中國基金報)
03 基金風格漂移危害大
文不對題需警惕
擺脫合同束縛去追逐市場熱點,是公募基金行業的一個老問題,近兩年因市場風格極化,這個老問題愈發突出,嚴重文不對題的事情頻頻發生。有人覺得這很“正常”,他們覺得趕上熱點能賺錢就好,當初合同是如何約定的不重要。先以熱門題材為號召把基金設立起來,把規模做起來,一旦市場環境發生改變,操作時風格再變通一下,一些基金公司也覺得這是發展壯大的聰明之舉。然而,這種背離合同約束,行一時之便、得一時之利的玩法,對市場整體穩定、對基金行業長遠發展都構成危害。它首先強化了市場的羊群效應,加大了市場波動;其次這種風格的隨意改變和漂移并不能保證長期增加收益,甚至短期內也不見得有系統性超額收益,漂錯了方向,還會增加持有人與管理人之間發生糾紛的風險;再次,隨意違背受托責任最終只會讓合同失去嚴肅性,既不利于持有人樹立理性投資觀念,也可能讓現實的持有人和潛在投資者失去對行業的信任。(證券日報)
04 華融系踩雷泰禾危機
逾3億元債權尋求對外轉讓
中國華融正加速處置旗下債權。記者日前獲悉,中國華融天津分公司正在公開對北京泰禾嘉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3.75億元債權進行擬轉讓。據轉讓公告,該債權本金2.78億元,債權利息9680萬元。2020年11月23日,華融天津分公司通過訴訟手段追討這筆債務獲得勝訴。隨后的2021年1月19日,雙方在法院的調解下達成執行和解。2021年5月,北京泰禾向中國華融天津分公司償還本金1000萬元后再次違約。據中國華融2020年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國華融發放貸款和墊款高達2325億元。記者注意到,華融系踩雷泰禾金額較大。根據中國華融附屬公司華融融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報,其與泰禾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債務糾紛,涉及債權本金金額24.8億元。年報顯示,“本案已進入到法院執行階段,已對債務人的相關銀行賬戶及部分股權資產進行了查封、凍結”。對催收相關債務的情況,中國華融稱,對于有關項目,中國華融已按合同約定依法對相關主體采取司法應對措施。(界面新聞)
05 全球債務上升
新興市場國家壓力增大
自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債務總額在18個月內暴增36萬億美元,逼近300萬億美元大關。當地時間9月14日,根據IIF發布的數據,全球債務總額在二季度達到296萬億美元的紀錄高位,環比增加4.8萬億美元。為應對疫情的沖擊,各國政府紛紛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但新興市場國家償還債務的壓力逐漸增大。2020年,在主要新興市場國家中,阿根廷、巴西、南非和馬來西亞債務GDP比率超過60%的國際公認警戒線,其中阿根廷和巴西債務率在90%左右。有分析指出,一旦美國金融環境極速收緊,對于仍在疫情中掙扎求生的部分國家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穆迪分析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史蒂夫·科克倫認為,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新興市場在獲取和推廣新冠疫苗方面普遍較慢。與此同時,債務負擔高企可能導致這些國家提前收緊財政,以控制債務。這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意味著,隨著全球從疫情中復蘇,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可能落后于發達經濟體。(國際金融報)
主編:胡濱
本期責編:尹振濤 李智
《金融風險周報》欄目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與《銀行家》雜志社聯合出品,主要跟蹤和梳理本周最新的金融風險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