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天際線有望超過300米。
在鄭州,提起天際線,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早期的二七紀念塔、裕達國貿以及近期建成的中原福塔(388米,其中天線高120米)、“大玉米”(280米)、鄭東綠地中心雙子塔(285米)等建筑……
近日,鄭東新區針對東風南路西、金水東路兩側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了修改論證批前公示,引起了市民對鄭州天際線變化的猜想,也引發了鄭州為什么沒有多少高樓的疑問。
【公示】規劃地塊建筑高度小于250米
從批前公示來看,規劃A-03-1地塊為商業、商務用地兼容二類居住用地,地塊面積約為68499.65平方米,地塊容積率應小于5.5,建筑密度小于50%,綠地率應大于25%,建筑高度小于250米。
規劃A-03-2地塊為商業、商務用地兼容二類居住用地,地塊面積約為58628.82平方米,地塊容積率應小于5.5,建筑密度小于50%,綠地率應大于25%,建筑高度小于250米。
這一區域,東鄰地鐵1號線東風南路站,北鄰鄭州市東西主干道金水路,距離鄭州東站約1公里,而且是鄭東新區難得的凈地。
因此,不少人猜測,這里未來將建成兩棟新的鄭州地標建筑,并可能會建成商業綜合體加超高層建筑的城市綜合體。甚至有自媒體預言:未來一兩年內,這個片區就在此一舉。
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頂端新聞記者,這兩個地塊將會是今年鄭州市的重點區域。但具體會建多高,誰來建設,目前還沒有定論。
【疑問】為什么鄭州沒有多少高樓?
超高層建筑的規劃,總是牽動鄭州市民的心。一直以來,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鄭州市的天際線被戲稱為“大平頭”。除了中原福塔作為電視塔,其他建筑均在300米以下。
從最早的城市至高點二七紀念塔,到1997年202米的裕達國貿落成刷新鄭州新的高度,從此鄭州建筑便沒有超過300米(中原福塔天線高120米)。
坊間傳言,鄭州市限高主要是因為北有軍用機場、南有新鄭國際機場、西側上街區有機場,導致鄭州成了一個無法開發高樓的城市。
除了限高,超高層建筑本身的運營成本也限制了鄭州的天際線。以鄭州市二七區一超高層雙子塔項目為例,該項目傳說多年未落地,曾有內部人士透露,這個項目“建一平賠一千。”
【未來】鄭州天際線有望超過300米
雖然目前沒有太多超高層建筑,但鄭州市規劃了多個超高層建筑,甚至有超過300米的建筑。
當下,鄭州規劃最高的建筑為鄭州東站東廣場的寶能中心,有一棟306米、兩棟240米的超高層建筑。不過,該建筑目前尚未開工。
除此之外,據媒體報道,2020年7月30日,鄭州市“長三角區域合作”市情推介會暨項目集團簽約儀式舉行,其中濱河國際新城地標綜合體項目鄭州金鷹世界,總高380米。
而2020年9月29日,鄭州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時,金鷹世界項目簡介中顯示:該項目建筑面積近90萬平方米,地標高度399米。如果能夠按此高度建成,該建筑或將成為鄭州最高建筑。
【對比】萬億俱樂部城市的天際線
鄭州的天際線中超高層建筑不多,那么經濟水平與鄭州相當的城市天際線又如何呢?
2018年,鄭州GDP突破一萬億元,此前有武漢、成都、南京、青島等城市,此后又有合肥、西安、濟南等城市GDP突破一萬億元。
在上述這些城市中,武漢476米的綠地中心是目前最高的,該建筑同時也是華中地區第一高樓。
成都最高的建筑是錦繡天府塔,塔高339米。濟南目前的最高樓則是金谷云頂大廈,樓高339米。
有人說,超高層建筑是經濟發展初期流行的產物,是一個城市經濟水平的象征;也有人說,超高層建筑使用率低、運營成本高,不如不建。
總的來說,事物總有兩面性,一個城市需要用高層建筑來展示自己的形象,但高層建筑絕不是城市形象的全部,城市形象的背后更多的還是市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據大河報)
編輯:李怡青 馬少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