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開年土拍以石景山不限價地開鑼,釋放什么信號?
1月3日,石景山兩宗不限價地塊收金70.5億元,新年土地首拍一掃上個月一家房企報價、底價成交的陰霾。其中一宗地有15家房企競價、溢價率達到25.93%,給市場帶來回暖的信號。重返土地市場的不限價地塊是吸引眾多房企的原因之一。而石景山作為北京樓市福地,連續兩年百億單盤銷冠位居此地,加上北京去年頭號“地主”中海助陣。以石景山不限價地塊開鑼的2020年首場土拍豈能不春暖花開。
北京今年土地首拍回暖,成交70.5億
1月3日,2020年北京土地市場迎來開年第一拍,石景山首鋼園區兩宗純商品住宅用地出讓。與去年12月北京宅地悉數底價成交相比,石景山兩宗地塊在眾多房企的競買下,比58億的起始價高出12.5億元,總成交金額70.5億元。以此開啟的2020年的土地市場可謂開門紅。
其中,石景山區古城南街東側(首鋼園區東南區)1612-757地塊共有綠城、電建、招商、融創、中海、金茂+保利、旭輝+首創、首開+華潤+建工8個競買主體參與現場競價。最終,融創以34億元的價格競得,溢價率約25.93%,折合樓面價52109元/平方米。
而石景山區古城南街東側(首鋼園區東南區)1612-759地塊則出現15家房企爭奪,最后由中海36.5億元競得,溢價率約為17.74%,樓面價48650元/平方米。
上述兩宗石景山地塊,此前就被業內稱為北京優質地塊。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石景山2019年全年銷售3471套住宅,這也是區域歷史高點。為此,大部分房企看好石景山未來的發展。從開年土拍有這么多企業參與來看,雖然北京房地產市場依然處于低迷中,但房企對于熱點優質地塊依然熱衷。
石景山大手筆供地,不限價地塊或步入8萬元時代?
此次在石景山拿地的中海,與石景山有著不少的淵源。由中海開發、連續兩年位居北京銷冠寶座的中海寰宇天下就在石景山區域。
中海寰宇天下在業界名氣不小,2018年中海寰宇天下以103億的成績打破北京樓市歷年單盤銷售最高紀錄。2019年僅用了11個月時間,實現了100.13億元的網簽金額。
目前,石景山已成為北京樓市熱點區域,在中海寰宇天下即將收盤之際,中海并不甘心就此退去,因此接連補貨。
去年11月20日,中海+首鋼聯合體就以51億元的價格競得石景山區古城南街東側(首鋼園區東南區)1612-805、812、823、822、811等地塊,該地塊同樣為不限價地塊,樓面價約為4.2萬/平方米。
眾所周知,中海雖然是全國性房企,但對北京持續深耕,2019年,中海在北京以197億元的拿地金額,占據中指研院發布的《2019年房企在北京拿地總金額排行》的榜首。而石景山又是中海在北京布局的重點區域。
去年6月27日,同樣是石景山古城南街的一宗不限價地塊出讓,當時吸引了首鋼基金+中駿+招商、中海、華潤+電建、平安4家企業及聯合體,最終華潤+電建以73.4億競得,溢價率11.63%,住宅部分樓面價5.5萬/平方米,該地塊位居2019年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排行榜第七名。
據悉,該地塊產品定位為華潤最高端的產品系九里系,以四居為主,以住宅樓面價推算,單價應在7萬元以上。
從近一年石景山土地供應來看,用“大手筆”來形容并不為過,地塊面積大、總價高,為此吸引了一些規模房企。據悉,未來石景山仍不乏優質土地推出。
據張大偉稱,石景山在過去幾年一直是北京樓市的福地,連續兩年的銷冠都在該區域,從目前來看,石景山區域的限競房供應量不多,除了五里坨之外的限競房大部分項目都做到了熱銷。
如果按照1月3日融創獲得的地塊成本來看,張大偉預期售價將在8萬元/平方米左右。高于當下市場平均6.5萬元/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價格。由此,可以期待石景山進入8萬元的時代。
不限價地塊重返北京主流市場
今年北京土地市場以兩塊不限價地開啟,意味著土地結構發生變化,不限價商品房正在重回市場。
截至目前,北京等待出讓的住宅用地合計有13宗,其中有2宗為共有產權地塊,2宗限競房地塊,9宗不限價商品房住宅地塊。不限價地塊占有絕對優勢。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不限價地塊不斷增多,源于2019年,樓市整體表現不佳,限競房去化仍不理想,加之土地出讓限制條件較多, 房企拿地仍較謹慎,北京宅地市場呈現持續低溫態勢。
據中指研究院的信息顯示,2019年,北京成交的 50 宗住宅用地中,有 28 宗為溢價出讓,平均溢價率為 10%,較去年下降 5%。而北京宅地溢價率從2016年開始連續三年下跌。
眾所周知,近幾年,限競房是北京市場的絕對主力。據中原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所有包含居住的土地一共212宗地塊供應(包括部分流標),限競房供應了113宗,共有產權52宗地塊,不限價的商品房地塊只有21宗。
北京從2018年6月10日開始,合計入市限競房項目達到了76個項目。限競房也已經連續16個月出現了供應大于簽約的現象。庫存積壓問題不可回避。
張大偉認為,從目前來看,北京從過去以限競房為主的市場,逐漸回歸到以不限價商品房為主的市場。以后北京有望逐漸進入高端有商品房、中端有限競房、低端有共有產權房的三分時段。
2020年,對于房企來說,融資環境收緊或將持續,順勢而為、理性拿地的原則不變。但是,在市場低迷時候,對于一些優質地塊的果斷出手,亦不可或缺,因為活得好首先要活下去。
新京報記者 袁秀麗??
編輯 武新 記者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