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問題?
我知道說唱最早是源于黑人對社會不滿而創作的,是有自我表達和情感;但到了現在的Trap,歌詞密,語速快,根本聽不懂在表達什么,很好奇這種音樂誕生究竟是好是壞?這種作品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不想要名字好不好
自從說唱節目通過各大視頻網站火起來之后,嘻哈音樂這個原本小眾的音樂品類就被越來越多的人聽到。有些人一夜之間成為了嘻哈樂迷,在另類的、叛逆的音樂中找到了靈魂共鳴;但也有不少人,沉浸在一片疑惑之中:這唱的到底是啥?為什么我聽不懂?
在習慣了中文語境的華語樂壇,大家對歌詞的重視程度有時候甚至超過了曲子。但我們知道,盡管嘻哈音樂是有歌詞的,可一旦沒有字幕,基本很難聽懂在唱什么。特別是在那些說唱節目中,大家經常提到一種叫做“Trap”的音樂類型,歌詞更密,語速更快,旋律似乎也談不上多么好聽。
所以對于很多人來說就有了這樣的疑問:這些聽不懂、又離大家這么遙遠的音樂,到底為什么能火起來?這類音樂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
下面是關于這個問題的解答:
今天的問題,分兩部分回答:
一、Trap的出現符合音樂誕生的規律
首先我認為,任何一種音樂類型,不能因為聽不懂就懷疑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在質疑之前,要秉持著尊重的態度,先去了解它的起源、背景,以及所蘊含的文化特質。
Trap屬于Hip-Hop的一種,發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美國南部街頭生活。如果去查Trap這個詞的具體含義,會發現它是一個俚語,意思是“毒品交易的地方”。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可以想象到早期Trap的內容了:歌詞里含有大量赤裸直白的內容,毒品、金錢、暴力。而曲子呢,往往有著倍速的踩镲,再使用銅管樂器、木管樂器或鍵盤樂器,營造出一種陰暗逼仄、冷酷迷茫、詭異迷幻的氛圍。
每個地方生活的人們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民族特點,所產生的音樂,自然會帶有獨特的文化背景。中國沒有這樣的街頭文化,大家可能覺得很殘酷也很難想象。但這樣的生活狀態就是那些街頭底層人的生活寫照,遙遠卻真實,殘忍卻鮮活。
所以最初的Trap,就是一種非常鮮明的自我表達,蘊藏著對社會、對生活的不滿。這和我們之前講過的探戈、佛拉明戈、布魯斯等很多音樂類型一樣,起源于民間,有著非常濃厚的地域、民族特色,記錄了一部分人類群體的生活方式、生活狀態以及思想表達。所以你要說它的意義,我認為這就是Trap以及各種音樂類型誕生的意義。
至于Trap的語速快、歌詞密,自然是由街頭人群的表達方式所決定的。大家知道生活在美國南方的大部分都是黑人,而黑人最擅長的就是節奏,這種快速的說唱非常符合他們的語言習慣,也非常符合他們的審美偏好。
正是因為這樣巨大的文化差異和審美差異,很多人聽不懂嘻哈,聽不慣Trap,包括聽不懂其他任何的音樂類型,都是一件再正常不過事情。但并不是聽不懂,就意味著這類音樂的存在沒有意義,它的存在更不應該成為大家的困惑。
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不同的文化。所謂的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就是音樂審美趣味不應該停留在成長環境所造就我們的樣子,而是可以隨著自己的不斷認知和接受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可以調整偏好。
二、Trap在中國盛行,更多是因為年輕人對潮流的追求
如今,年輕人們喜歡的Trap,基本上已經離街頭很遠了,作品里很少再有對階層、社會的憤懣。大家更多的是被它隨性、炫酷、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所吸引。
看一場Trap表演,通常會被音樂左右情緒,在強烈的聽覺刺激下,沉浸在節奏里搖擺吶喊,短暫地忘掉壓力和煩惱,成了一部分年輕人釋放壓力的生活方式。而隨著電子音樂的大肆流行,Trap元素也開始被DJ們融入到他們的電音作品中,制作出很多適合跳舞的電子舞曲。
「鏈接」
所以,現在的Trap音樂對于年輕人來說,根本不會在意歌詞的表達,甚至不在意曲子的表達,更多的是把它當做一種很潮、很迷幻,可以釋放自我的情緒釋放機器。
當然,大家去網上看那些點擊量最高的Trap表演,會發現基本上都是黑人音樂人現場,盡管中國也有不少年輕人在嘗試嘻哈音樂的創作,可想要寫出好的作品其實非常非常難。包括那些一度爆火的說唱節目,也在做了幾年耗光了新鮮感后就銷聲匿跡了。
因為這類文化在中國沒有根。不管是街頭文化的歷史,還是說唱表達的習慣,都不是我們所擅長的,表面看是學習一種新的音樂類型,但其實是在跨越文化差異的鴻溝。
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不同音樂類型之間的融合非常難。因為每一種音樂類型背后代表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與表達習慣,想要突破這種壁壘,需要付出難以想象的努力。所以中國的嘻哈音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