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大主糧行情可謂是意猶未盡,不管是玉米、小麥還是稻谷行情都不是太好,很多糧商去年見糧食市場大漲,認為今年能大賺一筆,沒想從年初開始價格就下跌,且傳統旺季也不見漲價,糧商虧損慘重,近期秋糧陸續上市,價格反而不盡人意,這是咋回事?
01、玉米繼續走跌
近日玉米跌幅速度和豬價有的一拼,均跌到了年內新低,那些陳糧囤儲商可謂是頭疼不已,他們最后的希望就此破滅,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是好,為了止損,很多人只能加快賣糧,造成了今天玉米跌幅繼續加大。
從山東行情來看,18家企業價格均迎來了下跌潮,如皺平容海跌了1.5分,價格為1.435元/斤;天力藥業、壽光金玉米、昌樂盛泰均跌了1.4分,價格為1.33元/斤;臨清金玉米跌1.5分,價格為1.345元/斤;聊城希杰跌了1.5分,價格為1.385元/斤;金禾博源跌了2分,價格為1.35元/斤。
山東行情之所以大跌,主因就是上市量加大,目前已連續6天到貨量呈上漲之勢,今天到貨1067車,盡管企業壓價,但糧商已開始了最后的“瘋狂”,紛紛將手里的玉米拋售出去,使得到貨量居高不下,糧商的壓價底氣更足。
而在東北地區,今天跌幅有所減緩,其中成福食品跌了0.5分,價格為1.24元/斤;開魯玉王跌了0.2分,價格為1.26元/斤;伊品生物跌了1分,價格為1.29元/斤。東北的庫存目前還有1000多萬噸,不過因當地玉米已探底1.2元左右,糧商一噸虧損400-500元,不少糧商將其賣到山東和南方地區,這樣才能減少虧損。
華北一帶,昨天行情迎來了一波猛跌,跌幅為3-7分,今天跌幅依舊不小,如金丹乳酸跌了3.5分,價格為1.275元/斤;寶雞阜豐跌了2.5分,價格為1.24元/斤;廣玉淀粉跌了1.5分,價格為1.389元/斤;飛天淀粉跌了1分,價格為1.35元/斤。
玉米行情的走跌,說到底是市場需求偏弱,目前全國玉米均價已跌至1.32元/斤,山東地區也已探底1.359元/斤,華北更是陸續跌破1.3元。而從昨天的進口拍賣來看,投放99339噸玉米,但只成交2%,也就是2306噸,可見企業并不缺玉米。
如今的新玉米即將大量上市,但開秤價卻一天天下跌,部分廠商已跌了100元/噸,如河南新玉米毛糧已從前一周的1.27元跌至1.2元/斤,因此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02、小麥跌得沒完沒了
在9月之初,因受開學的需求影響,面粉的采購需求有所增加,同時,廠家和作坊的糕點制作量加大,也加大了對面粉的采購。在這一背景下,企業的訂單增加,進而加快對小麥的收購,以至于其價格進入上漲期。
不過從近期來看,小麥卻陷入了跌價期,且跌得沒完沒了。自從麥價漲至1.3元后,價格就很難再次突破上漲,而受市場備貨基本完成,再加上儲備輪入結束,近期麥價震蕩下滑,不過跌幅并不是太大。
如亳州金沙河跌了0.5分,價格為1.29元/斤;益海嘉里跌了0.5分,價格為1.295元/斤;咸陽五得利跌了0.5分,價格為1.355元/斤;華統面業、周口益海嘉里各跌0.3分,價格為1.297元/斤。
眼看著小麥行情走跌,很多人也開始心慌起來,生怕接下來會步入玉米后塵,一跌不止。不過來看,接下來麥價將繼續高企,短期內不會大跌。不過10月初預計政策性拍賣到來,到時候麥價將會受刺激而走跌。
03、稻谷行情不盡人意
近期新稻米已陸續上市,不過從各地的交易來看,今年行情卻不盡人意,9月旺季價格卻上漲乏力,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可謂是排隊裝車,至于為何,還因終端需求疲軟,陳米價格也在持續走低。
今年的陳稻谷從3月份就下跌,中間沒有出現過上漲的機會,一路走跌,從1.4-1.5元跌至1.2-1.3元,貿易商平均虧了350元/噸。9月份過后,各地糧商都在加快拋售陳稻谷,企業庫存卻十分充足,收購意愿不高。
其實今年不光糧商虧損,就連中小企業也陷入虧損中,前期還能靠稻糠、稻殼賺點利潤,但如今稻糠也為此走低。目前陳稻米出廠價也才不過1.7-1.8元,優質粳稻也跌至1.9元。
正因如此,新稻上市后,企業收購量不多,貿易商也不敢囤糧,結果新稻谷陷入尷尬局面,價格穩中有落,旺季難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