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
孩子聽得懂你說話,就是不愿開口,想要啥都是指著東西“嗯嗯”……
孩子會說好多東西了,就是發音不清晰,聽好久才知道他說啥……
你有沒有為孩子的說話而發愁呢?
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孩子智力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樣也是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因素。
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每個階段的敏感點不同,家長要注意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抓住各個敏感期,促進孩子語言發育,幫助孩子盡早熟練掌握語言這一技能。
0~1歲:語言存儲期
孩子語言的學習從有聽覺就開始了,對于孩子來說語言的刺激越早越好,孕5月的時候,準爸爸準媽媽們就可以經常和孩子說話,給孩子聽音樂,講故事進行胎教了。
寶寶2個月大的時候,開始發出哦、嗯、呀等“嬰語”,雖然我們聽不懂,但也要積極回應,問孩子是不是餓了,拉粑粑了~
寶寶8、9個月的時候,如果爸爸媽媽經常說一些元音字、疊詞,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聽得多了寶寶能夠逐漸模仿出來。
傾聽大人講話,能夠訓練寶寶的說話能力。寶寶可以通過大人之間說話的語氣、語速、表情及肢體語言,感知談話的氛圍,和諧、溫柔的談話會讓寶寶相對安靜和放松。
1~2歲:補充表達期
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能蹦出幾個詞,比如孩子要喝水,可能只會說“水”,家長可以問孩子“你是想喝水嗎?”并引導孩子說出完整的句子。
孩子表達還不是很清晰,想要什么的時候只能用手指著或磕磕巴巴地說出幾個字,家長這時候要學得不那么善解人意,可以適當裝笨,不清楚孩子要什么,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
2~3歲:完整表達期
2歲是一個分水嶺,寶寶開始進入語言爆發期,小嘴吧嗒吧嗒不停。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禮貌用語,和孩子做打電話的游戲、講故事、一起讀繪本等都有利于孩子語言的發育。
3~6歲:順暢表達期
3歲以后,寶寶的語言能力逐漸從簡單句向復合句過渡,詞匯也更加豐富,對詞匯的理解力加深,會造轉折、因果等富有邏輯關系的句子,與外界的交流幾乎沒有問題。與這個階段的寶寶談話時很有意思。他們說話會鬧笑話,也會出現有深意的哲理。
內容來源:寶寶樹用戶@松達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