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小寶寶出生了,時時處處不牽掛著媽媽的心。這不,小家伙已經十個月了,卻始終沒長牙,這下寶媽著急了,各種想辦法打聽孩子啥時候出現,遲遲不出牙有什么危害。
其實啊,對于寶寶出牙不了解,而導致的寶媽焦慮時有發生,所以,我們今天就集中一期,好好和大家聊聊關于寶寶出牙的問題。
問題一:寶寶出牙有早晚
每個小寶寶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因此,他們也有著不同的發育節奏和規律。不單單是長牙,就算是孩子學走路,學說話,甚至是青春期來臨,不同的孩子都有著不同的時間階段。所以,從自然發育的意義上來講,如果不出大的差異,家長不必著急、焦慮。
問題二:寶寶出牙時間的參考
通常情況下,孩子的第一個牙萌出是在出生后的第六個月,當然,這個時間僅僅是作為參考時間,并不代表所有孩子都會在進入六月齡后都能長出第一個乳牙。
相當多的寶寶,甚至是在出生后的第10個月或者是12個月才開始長第一顆牙齒的。但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我們的寶寶已經一歲了,依舊沒有任何萌牙的表現,那我們可不能再坐等了,還是帶娃就醫,讓專業的醫生給看看了。除了孩子的第一顆牙。此后,孩子還要面臨其他乳牙的相繼萌出。12個月,能夠長出上下中間的八顆牙了。
當寶寶兩歲時,已經能夠長出上下中間的16顆牙了。依舊是那句話,就算寶寶短時間內不能達到這個標準,家也不要著急,我們再給孩子一點時間,盡量尊重孩子的自然發育規律。
問題三:寶寶長牙的信號
寶寶長牙的過程還是挺“辛苦”的,除了讓寶寶感覺牙齦刺癢難耐,牙齒沖出牙齦的時候,還會帶給寶寶刺痛的感覺。
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會出現哭鬧的情況,作為長牙的第一個特征,家長一定要了解和掌握。此外,下面這些信號,也是在提醒家長,寶寶開始進入長牙期。
1、喜歡咬東西
從自己的小手到玩具,沒有能逃過寶寶嘴巴的東西,當我們發現孩子進入了頻繁啃咬的階段時,就說明孩子的牙齦開始腫脹,孩子需要通過咬東西來釋放牙齦的不適感覺了。
2、情緒煩躁
之前也說了,寶寶出牙聽遭罪,所以,孩子情緒突然變得不好,真心情有可原,人家畢竟處在一個嘴巴不舒服的階段,寶媽一定要有耐心的對待寶寶,千萬不要盲目的兇寶寶哦。
3、夜晚醒來的頻率很高
寶寶長牙的難受不可僅僅停留在白天,夜晚這種折磨同樣存在,時常讓小家伙從睡夢里驚醒,希望能夠通過媽媽的安慰和按摩牙齦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以取得最好的緩解牙齦難受的方法。
4. 流口水
長牙的過程也是刺激寶寶唾液腺的過程,加上孩子嘴巴小,容量小,這些產生的口水就會不分時候的往下流,直到寶寶具備了吞咽功能。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寶媽要詳細地了解這些,懂得了,才能更好地育兒,才能讓寶寶在萌牙過程中少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