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人網正式回歸 社交戰事又起? 來源:商學院
人人網回來了,以人人APP的形式。
2019年12月30日,北京多牛互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牛傳媒”)推出全新的“人人”APP 1.1.0版,恢復了人人網時代圍繞同學關系為核心的社交網絡定位及其功能,正式回歸社交市場。
一度,許多80、90后都曾是人人網的擁躉。公開資料顯示,最輝煌的時候人人網注冊用戶曾達到1.7億,在學生群體中廣為流行。2011年,人人網赴美上市,迎來它的高光時刻,市值一度突破90億美元,在當時國內的互聯網公司中僅次于騰訊和百度。
2018年11月14日,在幾次轉型嘗試依然沒有擺脫發展困境后,人人網以整體對價6000萬美元( 2000 萬美金+ 4000萬美元股份)賣給多牛傳媒。
如今,人人網卷土重來。但時過境遷,曾經的老用戶已經由學校走向職場,他們還愿意回歸嗎?而新一代年輕用戶又能否接受這個完全陌生的APP呢?
重新歸來的人人
2018年底多牛傳媒收購人人網的時候,就開始著手對人人網進行調整。2019年10月,多牛傳媒開始小范圍測試,將人人網的社交網絡與直播分拆成兩個獨立業務。
直播業務以“人人直播”APP單獨運營,社交網絡獨立成為全新的“人人”APP。在彼時的官方介紹中寫著,“人人APP,重新出發,從此社交不再單調,讓熟悉的人不再陌生,搭建你我之間靈魂的橋梁”。
此次全新的“人人”APP延續了人人網的定位,是一個以同學關系為核心的實名制社交網絡。APP也延續了原有的藍色配色,保留一些經典功能,如用戶實名制、校園主頁、聊天(原站內信)等。
用戶的歷史數據,按照時間線的順序被完整的保存和延續下來。用戶成功登錄以后,曾經的照片、朋友都將以熟悉的方式展現,也可以發布各類新鮮事、評論、轉發、一如既往的參與討論。
與之前內測版相比,人人APP取消了針對學生學習的入口,此前這一入口包括PPT、電子書、論文、興趣學習等,并且在興趣學習中還提供了一些付費課程。
此外人人網還推出了一些新玩法,諸如附近的人、光速加好友、面對面建群、人人運動等帶。在官方的表述中“人人”APP將在社交網絡方向不斷創新,更多新的玩法也將在后續版本中陸續推出。
與此同時,全新的人人APP也試圖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將海量內容與用戶連接起來,從而使得用戶更容易從海量內容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參與熱門事件的討論,也去發掘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根據APP Store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月3日,“人人”APP目前在免費APP總榜排名第9位,社交免費排行榜第1位。移動推廣數據分析平臺七麥數據預估,在2019年12月27日-2020年01月02日人人APP下載量超過47萬。
針對為何要在此時上線人人以及后續運營規劃等,《商學院》記者向多牛傳媒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并沒有得到回復。
人人的輝煌還能延續嗎?
人人網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所創辦的校內網,在2006年被陳一舟收購,并更名為人人網,記錄了許多80、90后的青春。
但面對微信、微博的強勢崛起,人人網逐漸衰落。陳一舟曾在《人人網被罵太多,關于未來想聽老用戶的意見》一文中提到,“我們沒能抵抗住微信的壓力,我們的大學生用戶時長從該用戶大學畢業以后就開始逐步減少。”
為了自救,社交功能日益衰退的人人網曾經歷了多次轉型。從涉足游戲領域,到轉型互聯網金融,再到開展直播業務,人人網的頹勢卻始終沒有得到扭轉。
據陳一舟公開透露,2011年到2014年及以后幾年,因為和騰訊、新浪等社交巨頭的酣戰,燒掉了至少三億美元的現金。隨后陳一舟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一再對外表示自己已經不適合做社交產品,最終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將人人網賣給了多牛傳媒。
有意思的是,多牛傳媒的前身DoNews創立于2000年4月,在2005年它被賣給了陳一舟所創辦千橡集團,也就是人人網的母公司。直到2014年,多牛傳媒才完成管理層收購,正式從人人網獨立出來。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從2014年至今,陳一舟還一直擔任著多牛傳媒的董事。
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商學院》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此時上線人人網,主要是用戶對微信的審美疲勞以及5G技術的發展,可能讓多牛傳媒看到了新機遇。
在他看來,人人網瞄準校園社交的方向并沒有錯,“因為學生依舊是社交應用中最活躍的群體。”他同時指出,由于微信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熟人關系鏈,越來越多的大公司也參與到校園社交的競爭中來,人人網必須要做好打長期戰的準備。
近期,互聯網巨頭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校園社交上。百度上線“聽筒”,阿里巴巴重啟來往推出“Real如我”,再早時候,京東數科測試梨喔喔,字節跳動投資Summer,一場校園社交的戰爭已經打響,人人網面臨的競爭勢必更加激烈。
問題的關鍵是,人人網的老用戶已經從校園走向職場,這一群體曾經是人人網的主力用戶,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互聯網分析師葛甲向《商學院》記者分析,人人網沒有改名,甚至還保留了用戶之前的賬號,那就證明它是想抓住這一群體的。
針對這一矛盾的定位,人人網并沒有回復記者的采訪請求。但在葛甲看來,人人網需要在獲取新用戶的同時,要挖掘老用戶的潛力,找到他們共同的興趣點。
“因為人人網想發展成為微信、微博這樣的通用型社交產品,機會肯定是渺茫的,但如果專注興趣社交可能是有機會的。”葛甲進一步表示。
人人網后續會如何發展,《商學院》將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