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快手和抖音的差距越拉越大。下面具體說一下抖音怎么成為短視頻領域的真正王者的
在互聯網界,有一個說法是”南抖音,北快手“
快手是魚龍混雜的地方,就像早上的鬧市一樣,但它能找到你想要的東西。抖音像市中心的超市一樣,干凈清潔并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
抖音起步較晚(2018年,開始),更多關注短視頻領域。借助春節晚會廣告,各種補貼政策迅速占領了全國市場。在短時間內超越了快手,并成為短視頻領域的真正王者。抖音從一開始,定位就在一二線城市,用戶普遍學歷高,消費水平高,走的是城市包圍農村的路線。
2011年,快手在中國東北的一個大城市‘鐵嶺’生根發芽.最初的想法是社交工具!后來轉型短視頻,2016年4月,快手平臺開始轉型直播!2019年,快手電商業務逐漸站穩腳跟。現在快手幾乎也快轉成電商領域了。快手在直播領域的最大貢獻是將直播行業的YY擠下了神壇。
在抖音成名之后,許多明星被邀請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以吸引更多的流量。這與之前微博的做法類似,但也很有效。本身明星就會自帶很多流量。他們不僅擴大了抖音的知名度,也給抖動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再加上抖音剛開始技術流作者比較多,內容比較優質
眾所周知,雖然快手一直擁有大量用戶,但在一二線城市和文化素質比較高的市場開
發一直很困難。快手的主要使用者集中在小城鎮和村莊,這使得快手通常感覺不到高質量。再加上快手風格的軟件設計也偏重于主要用戶群體的偏好。快手的第一步戰略是從農村包圍城市,自下而上作戰。其他都是自上而下,先占領一線和二線城市的青年市場,然后自上而下。快手的策略必然是導致后來的弱點。
抖音平臺基于內容質量分發,快手平臺基于社交和興趣分發。也就是抖音平臺是一個中心化的平臺,而快手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
按照這種內容分發邏輯,抖音平臺更加聚焦在頭部創作者,而快手平臺算法邏輯更加傾向于普通創作者
快手很難打破的是內容的創新。抖音因為有了高質量視頻創作者,讓短視頻更有趣,讓我們的參與性更高。這可能就是抖音成功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