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終于復工了。
在準備上映的電影里,有書君看到了《流浪地球:飛躍2020》。
說到《流浪地球》想必喜歡劉慈欣的讀者都看過原著,也知道劇情。
而今天呢,咱來聊聊劉老師的另一部作品:《球狀閃電》。
故事的主人公陳博士有著一段悲慘的童年經歷。
在他年幼的時候,曾親眼看到一個神秘的閃電球從窗外飄了進來,一瞬間將他的父母燒成了灰燼。
因為這個童年陰影,陳博士對這個球狀閃電念念不忘。
長大后他開始全力以赴地鉆研物理學,希望揭示這種超自然現象背后的秘密。
憑借著自己出色的專業能力,幾年后,陳博士到泰山參與一個閃電研究項目。
那是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陳博士邂逅了一個白衣白褲的漂亮姑娘——林云。
兩人確認過眼神,發現都是“熱愛”球狀閃電的人。本著共同的興趣,很快就彼此熟絡了起來。
但是林云的研究方式卻讓陳博士大感意外,她對于球狀閃電研究的定位,是如何將閃電當成武器來攻擊其他人。
陳博士父母就是死于球狀閃電,因為這段傷痛的回憶,陳博士十分抵觸林云的實驗,林云卻告訴陳博士,如果真的把球狀閃電應用在戰爭上,便可以用電磁場來籠罩對方的航母或者是坦克,從而在傷亡最小的情況下結束戰爭。
于是,陳博士放下心來,積極投身到對方的球狀閃電研究中去。
為了推導出球狀閃電的數學模型,林云入侵了一個國外網站,盜取他們的電腦來進行遠程運算,以此來加快運算速度。
不過,她的企圖很快被發現了,還收到一條憤怒的留言:“你們卑劣的行為讓我們鄙視,但你們對球狀閃電的研究毫無意義,如果有什么疑問,可以立刻到俄羅斯來找我!”
被臭罵了一頓的林云沒有生氣,而是敏銳地感覺到,這很可能是一個全新的機會。于是她按照上面的地址來到了俄羅斯。
萬萬沒想到,他們所造訪的地方正是蘇聯時代的球狀閃電研究基地,這里有著三十年研究球狀閃電的歷史,在這三十年的時間里,他們成功地觸發了二十七個球狀閃電。
但最詭異的事情是,每一次產生球狀閃電的參數都與上一次大不相同。
而負責人格莫夫工程師的妻子和兒子,都死在了球狀閃電之下,他的雄心壯志也就此被消磨干凈,從而成為一個只會借酒澆愁的頹喪老人。
當他發現幾個中國人在演算這些熟悉的參數時。他本著職業道德,不得不將這些可怕的歷史告訴了他們。
他真切地希望這些人早日回頭,不要在球狀閃電上浪費時間和生命了。
在陳博士看來,前蘇聯的人間慘劇和他童年的陰影如出一轍。
在他看來,如果將球狀閃電的研究繼續下去,可能會招致一些無法預測的災禍,因此他決定放棄,任由林云怎么勸說,他都充耳不聞,然后頭也不回地離去。
可不久后,林云的男朋友卻找到了陳博士,并對他說,林云已經“魔怔”了,她對于武器的癡迷已經到了一種瘋狂的地步。
只有陳博士才能阻止她那無法控制的瘋狂。迫于這種形勢,陳博士再次被迫加入了球狀閃電的研究基地。
林云不明就里,還在為陳博士的歸來而歡欣雀躍。為了更好地控制球狀閃電,他們還請來了著名的物理學家丁儀。
隨著球狀閃電的研究進度不斷推進,丁儀與林云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親密,他們的靈魂相互吸引,而悄悄喜歡林云很久的陳博士的心里卻開始不是滋味了。
不久后,球狀閃電終于有了它的用武之地,一個核電廠被恐怖分子們占領,在軍方看來,如果使用球狀閃電對恐怖分子發起攻擊,就不會傷害到里面的核反應堆,這無疑是一個最佳的選擇方案。
但核電廠里不只有恐怖分子,還有幾十個小學生作為人質。
為了確保周邊的方圓幾十公里人的生命安全,軍方仍然決定立刻發動球狀閃電攻擊,里面的所有人全都被球狀閃電當場擊斃。
丁儀和林云對這件事情滿不在乎,但陳博士卻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并因為這件事情離開了軍隊研究所。
不久后,戰爭爆發了,中國的航空母艦被敵軍制造出來的龍卷風瞬間摧毀,陳博士被迫加入了龍卷風防御組織,官方希望他能重拾當初的球狀閃電研究結果。
就這樣,林云的武器又一次派上用場,但這一次,球狀閃電失敗了,它們在敵軍的上方突然偏離了方向,最終四散熄滅,沒有消滅一個敵人。而我軍卻為了此次行動傷亡慘重。
但這還不算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此時萬念俱灰的林云,竟然冒出了可怕的念頭。
她決心破釜沉舟,強行開啟宏原子聚變實驗,決心研發出新型的、威力巨大的球狀閃電。
實驗成功了,導致綿延數百公里土地的芯片全都化為了灰燼,三分之一的中國土地在一夜間變成了原始社會。
林云為自己的任性所帶來的罪孽悔恨,她將自己化為了量子形態,在眾人的面前隨風而逝。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因為她的實驗,中國取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因為發達國家都懼怕這種武器,紛紛拋來橄欖枝主動求和。
故事的最后,陳博士和大學同學戴琳結了婚,但在他的房間里面永遠擺著一個空蕩蕩的花瓶子。
有些時候,這個花瓶會綻放出玫瑰的香氣,有時他也會看到里面出現一朵藍色的玫瑰,然后這朵玫瑰轉眼就會消失,陳博士知道,這是林云曾為他插上的量子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