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夏季是雨水量十分大的一個季節,因此每年夏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出現洪澇災害,造成大量的人口傷亡和經濟損失。按理說,在經歷了這么多災難之后,我們本該有著豐富的處理洪澇災害的經驗,但是往往水火無情,自然界的變化總是難以預料的,經常還會有未知的情況出現,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其中1983年發生在陜西安康的那場洪水給人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因為除了洪水之外,還有很多可怕的東西出沒。到底是什么東西給人們帶來如此后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天降大水,淹沒城池
1983年的夏天對于很多人來說或許只是很普通的一個夏天,炙熱的烈陽,突如其來的暴雨,每年夏天大多都是這樣過去的,和往常沒有什么兩樣。但是對于陜西省安康市的人民來說,1983年夏天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可怕的記憶。
那年的七月末,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安康市就開始下起了暴雨,豆大點的雨滴從空中落下,落到人們身上還有些疼。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對此很在意,像往常一樣撐起雨傘,行走在工作、回家的路上。
畢竟夏天就是雨季,下幾場雨很正常,這種暴雨通常情況下來得快,去得也快。不管是居民還是政府都不以為然,仍然像往常一樣正常地生活著。然而,一整天過去了,大雨還沒有一絲要停下的意思。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依然不見天晴。
在當時那個年代,城市下水道的排水系統并沒有那么先進,很快水就淹過人的身子了,很多地方的電箱也被大水覆蓋了,不少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停水停電。隨著強暴雨連續不斷地下著,周邊河水的水位線也逐漸上漲,大雨一天一天地累積,終于沒過多久河岸兩邊的堤壩沒能支撐下去,大水從四面八方淹沒到了城市里來。
當時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街道上的綠化都很差,路邊的樹也因為修路建房等各種原因給砍掉了,這就導致大水淹沒城市的速度進一步加快了。眼看形勢越來越危險,政府和一些軍隊志愿者立馬開始為居民實行撤離政策,將城市的居民轉移向高處安全的地方。
無家可歸的人們有的站在屋頂苦苦等待救援,有的爬到樹上或者路邊的柱子上急切眺望,還有的會游泳的在水中去尋人。在轉移的期間,不少居民的房屋被沖毀,路上隨處可見居民家中的日用品、衣物還有汽車等等。路邊的電線也搖搖欲墜,有的還掉落了下來,造成不少人電傷。
不僅如此,由于水勢過大過急,不少人不幸被水沖走,不見了身影。還有一些人被人們給遺忘了,不是淹死或者餓死了。一時間整個城市亂成一鍋粥,空氣中回蕩著哭聲、叫喊聲、求救聲。整個城市被無情的大水死死包圍著,人們看著曾經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被無情的洪水不斷地摧毀,內心滿是痛苦和無奈。在如此強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們是渺小且不值一提的存在。
短短幾天內,洪水已經達到了每秒2.75萬立方米,簡直令人震驚。要知道當地泄洪電站最大泄洪量每秒才只是1.47萬立方米,甚至連當地高有數十米的安泰老城大橋也在慢慢地被這無情的洪水所吞噬。根據后來的統計,這場洪水造成經濟損失高達4億人民幣和還有870人不幸死亡。安康這座城市變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唯一被洪水所摧毀的城市。在這場災難之后,整整用了20年的時間才將這座被風雨摧毀的城市恢復成原樣。
2、洪水退去,群蛇出沒
洪水退去,在政府和全國各方紅十字會的援助下,城市逐漸恢復了生機。當人們重新踏上曾經熟悉的街道的時候,被路面上的情況給嚇到了。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密密麻麻的各種顏色的長條狀生物,在各個街道、樹上、房屋上不停地爬行蠕動,招惹到它們甚至還會咬人,這到底是什么東西!
中國有一句諺語:洪水過,有蛇沒。一開始有人說是泥鰍,有人說是蟲,但是大家仔細一看,這滿路遍布的竟然是蛇群!提起蛇這種生物,很多人會立即臉色大變。且不說這些蛇有沒有毒性,光是它的長相就足以把人嚇個半死。它那鋒利的牙齒、詭異的花紋、犀利的眼神、快速的爬行、吐著紅色的信子就已經嚇得不少人全身冒冷汗了。
其實蛇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大概用了1.3億年的時間,蛇才慢慢進化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看到這成群的蛇,不僅是孩子們害怕的哭喊,就連很多大人看到這一幕都心驚膽戰。
在當時那個年代,由于科學文化不夠普及,再加上很多老年人還有著禁錮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的封建迷信。接二連三的災害降臨到這個城市,讓不少人浮想聯翩。老人們紛紛說道這洪水和蛇災就是因為我們亂改造城市,導致老天爺為了懲罰我們,一時間整個城市陷入了人心惶惶之中。
其實關于蛇,自古以來對它的評價一直是褒貶不一的。當前很多人對于蛇的印象是陰險、冷漠,這大概與蛇是“冷血動物”有關。由于蛇的皮膚溫度是跟著環境變化的,蛇經常在黑暗陰冷的地方,所以它們也一直都沒有溫度,因此陰冷就被認為是蛇的特性。同時由于蛇也沒有聲帶,不能發出聲音,只有吐出信子的時候會能發出摩擦的“嘶嘶”聲,這更加深了人們對它陰冷的印象。
但是除此之外,在我國古代蛇的象征意義是卻是權力和財富。中國的神話人物像伏羲、女媧便是蛇身人首,古代很多人都將蛇作為圖騰進行膜拜供奉。很多出土的文物上都印有蛇形的花紋,考古學家稱龍的雛形很有可能便是以蛇為模板。還有傳說稱蛇有自己的地下王國,里面有無數寶藏,所以古代的時候,很多想發財致富的人都會到蛇廟中去虔誠祈禱。
然而這些剛剛面臨可怕的洪災的百姓們哪有時間思考蛇的寓意,這成片成片的蛇群已經開始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了,影響城市的美觀了。雖然我們知道這些蛇的出現并非什么封建鬼神的說法,但是這洪水過后的蛇群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蛇屬于一種爬行動物,常年生活在蛇洞中,有著冷血的特點。冷血動物即是它的體溫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所以蛇深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的時候就很有可能影響到它,于是它就會表現得焦躁不安,轉移棲息地,去尋找一個更加舒適的場所居住。
洪水的到來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損失,對于蛇群來說也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洪水過后,城市的環境和氣候都發生了改變,蛇的居住地也被沖毀。大部分的蛇也是懼怕水的,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都有著十分強烈的求生欲望。對于這種種變化蛇也不得不像人一樣,爬出來去尋找一個適合自己居住的家園,這才導致蛇群橫行在城市大大小小的街道中。
無家可歸的它們只能漫無目的地在街道上游蕩,草叢、樹木、甚至是人們的房屋都有可能成為蛇的棲息地。那些幫助抗險救災的官兵和志愿者們此時都在安康地區頻繁奔波,他們經常在草叢等環境復雜的地區之間穿梭,因此時常會招惹到蛇群,于是就發生了被蛇咬傷的情況。
蛇群洪水后頻繁出沒的真相就是這樣子了,在之后,政府也派人將這些蛇群捕捉然后放生了。后來隨著時間的一天天過去,安康也逐漸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了。出了這場災難,我們也逐漸從這場災難中吸取經驗,將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了。
大自然作為一個造物者,創造出了所有的生命和美好的大自然世界。雖然自然法則說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是作為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也要尊重自然發展的規律和自然界中的每一個生命。當下是人類逐漸掌控自然界的這個局面,但是我們仍然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畢竟在自然規律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
所以我們從這些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教訓中,我們應該時刻吸取經驗,尊重自然、順應規律、保護環境,為創造美好家園而努力。
本文由歷史關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