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謝醫生,臨床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我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逐漸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營養,對于疾病的發生、康復,大眾人群的養生、保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養生的基礎在于學會吃。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一本書,北京協和醫院于康老師的專著:《營養與健康》,通俗易懂,大咖之作,所以決定為大家連載這本著作(著作發表于2011年,所以文中出現的數據,均為截止2011年的數據)。希望大家看后,能系統學到營養與健康的知識,并付諸實際運用,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天天刷頭條,天天學營養,關注我,帶你跟著于康老師學營養。今天是第四期。
食物能量計算“三步曲”
第一步:記錄每天攝取食物的種類與數量,包括攝入所有的食物如谷類、薯類、蔬菜、水果、飲料、甜食、肉類、蛋類、豆制品、奶及奶制品類、油脂類、硬果類、零食類等。
第二步:估算或稱量食物的具體數量有多少,例如1袋奶,100克蘋果、1盒豆腐,1個雞蛋等。
第三步:通過查找《食物成分表》,按照所吃的各種食物的能量進行相加,所得結果即為每日總的能量攝入量。
謝醫生解讀:本期,介紹了如何知道自己一頓飯、一天,一共攝入了多少能量。能量超標,那就會造成肥胖;能量不足,會消瘦;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量來進食。但,學到這里,大家一定已經知道了,就算是減肥,也要均衡膳食,如果碳水化合物、脂肪攝入不足,蛋白質就會被“燃燒”,會造成蛋白質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肌肉含量下降,對骨關節也不利,容易造成骨關節損傷。所以,無論怎樣,要均衡膳食,只不過要根據情況,靈活控制總量。
附:食物成分表:
以上圖片,來自于頭條作者“大李山”的文章。
可以參考以下視頻:
手把手教你計算食物熱量
可以搜索、下載計算食物熱量的手機app,比如薄荷健康,薄荷營養師。
好了,本期文章就到這里,下一期,再見。下一期的內容是:
健康人要不要補充蛋白粉?
#中醫養生的真相##健康樂享官##健康科普排位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