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有很像我這樣的創作小白,就憑這么仨瓜倆棗,早就餓死了。如果單純為了掙錢,可能早就放棄了。我認真的分析了一下,咱們之所以樂此不疲,頭條創作主要還是滿足我們某些心理方面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我認為頭條創作滿足了我們除生理和安全的以外的所有更高精神需求。
一是社交的需求。頭條用戶眾多,頭條就像一個通向無限天地的門。我們在這里以文會友,尋求共鳴,在這里我們不再孤獨。頭條不是熟人圈,發文也少了很多顧慮,陌生人抱團取暖,讓我們實現了足不出戶知天下、毫無羈絆交朋友的愿望。頭條是交友成本低、無心理負擔的最好的平臺。
二是尊重的需求。在頭條平臺,每個人少了線下各種標簽,全憑個人能力,你的作品得到他人的認可就是一種尊重。別人給我們作品每一次的閱讀、點贊、評論,我們都會油然產生被肯定、被支持、被尊重的心流體驗。所以我們發文后總是不停的掏出手機,查看朋友們的反饋。
三是自我實現的需求。每個喜歡寫作的人,潛意識都有一個模糊的作家夢。頭條創作讓我們過了一次作家的癮,咱寫的東西有人看,有人肯定,關鍵還有幾個銅板的稿費,咱雖然稱不是上作家,但至少體驗了作家的滋味,實現了當微型作家夢。
友友們,你們覺得我分析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