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一份簡單易操作的實用清單,只要掌握了以下內容,對常見病的治療,你也可以分分鐘輕松搞定!
小編通過平時的一些經驗,對日常容易遇到的五大類22種常見病的瞬間診斷及一般的用藥建議、部分輔助治療手段進行了歸納總結,希望能幫助醫者根據患者癥狀迅速做出反應。當然,這里只是對常見病癥的簡單處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碰到特殊病癥仍需進行復雜化處理
22種常見病的診斷及用藥建議
感冒篇
一、風寒感冒
速診:流清涕、打噴嚏
用藥:氨酚烷胺+傷風停+VC
輔助:可用生姜、大蔥白煮水飲用,預防可用丹溪玉屏風+VC
二、風熱感冒
速診:痰涕黃稠、口干渴
用藥:氨酚烷胺+風熱感冒顆粒+VC
輔助:可用金銀花代替茶飲,預防可用丹溪玉屏風+VC
三、暑濕感冒
速診:頭脹痛、惡心、胃不適
用藥:藿香正氣水+香砂平胃顆粒
輔助:可飲用荷葉茶
四、小兒感冒
速診:鼻塞、流涕、發熱、咳嗽
用藥:小兒酚氨黃那敏顆粒/小兒寶泰康顆粒+退熱貼(發熱)
輔助:宜在感冒期間給患兒喂流食或軟食,哺乳期喂養應暫時減少乳量
咳嗽篇
一、風寒咳嗽
速診:痰白稀
用藥:甘草合劑+通宣理肺片+姜棗祛寒顆粒
輔助:可用生姜、蔥白煮水飲用
二、風熱咳嗽
速診:痰多黃稠
用藥:復方百部止咳糖漿/潘高壽止咳川貝枇杷露+中諾平+清肺抑火平
輔助:忌油膩、魚腥、甜食、油炸
三、風燥咳嗽
速診:無痰干咳
用藥:咳必清+生脈飲+秋梨潤肺膏
輔助:可用梨、蓮藕、冰糖煮水飲用,忌食辛辣
四、痰濕咳嗽
速診:痰多白稠
用藥:中諾平+橘紅化痰片
輔助:忌油膩、魚腥、甜食、油炸
上火篇
一、心火旺
速診:舌尖紅、額頭痘、尿黃
用藥:牛黃清心丸+蓮子芯泡水
輔助:適量服用苦瓜,多飲水,情緒放松
二、肝火旺
速診:口苦、眼紅干澀、左臉痘
用藥:加味逍遙丸(女)龍膽瀉肝丸(男)+枸杞菊花茶
輔助:晚上十一點前入睡
三、肺火旺
速診:口鼻咽干、右臉痘
用藥:清肺抑火片+生脈飲
輔助:羅漢果泡水服用
四、胃火旺
速診:牙痛
用藥:奧硝唑+紅霉素+清胃黃連丸
輔助:常服小米綠豆粥
速診:口舌生瘡
用藥:雙料喉風散/清胃黃連丸
輔助:常服小米綠豆粥
失眠篇
一、氣血虛
速診:易醒、臉色差
用藥:腦心舒+阿膠益壽口服液+棗仁安神丸
輔助:適量服用棗花蜜
二、心火旺
速診:入睡難、額頭痘、小便黃
用藥:腦心舒+牛黃清心丸+谷維素
輔助:適量食用苦瓜,多飲水/淡竹葉或蓮子芯泡的水,情緒放松
三、肝火旺
速診:入睡難、眼干澀
用藥:加味逍遙丸(女)/龍膽瀉肝丸(男)+腦心舒+谷維素
輔助:適量食用苦瓜,多飲水,適量飲用綠豆湯/菊花茶,情緒放松
四、心膽虛
速診:常做噩夢、易驚醒
用藥:腦心舒+安神定志丸+谷維素
輔助:晚間盡量不要飲茶、咖啡、可樂等刺激性飲料,情緒放松
骨病篇
一、骨質疏松
速診:骨痛無定處,乏力,易骨折
用藥:仙靈骨葆+碳酸鈣D3
輔助:少飲咖啡、濃茶及碳酸飲料,適量運動
二、骨性關節炎
速診:關節僵痛、骨刺、摩擦音
用藥:雙氯芬酸鈉+消炎鎮痛膏/傷濕止痛膏+碳酸鈣D3
輔助:避免潮濕受寒,適當熱敷,減少負重運動
三、類風濕性關節炎
速診:對稱性關節腫脹,畸形
用藥:雙氯芬酸鈉+白芍總苷膠囊
輔助:避免潮濕受寒,適當熱敷,減少負重運動
四、肩周炎
速診:肩周疼痛、活動受限
用藥:大活絡丸+消炎鎮痛膏+雙蝦標風濕油
輔助:可采用熱敷、針灸、摩擦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適當運動
五、腰椎間盤突出
速診:腰痛,腿部放射性疼痛
用藥:雙氯芬酸鈉+消炎鎮痛膏+腰息痛膠囊
輔助:配合針灸、推拿、理療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
六、腰肌勞損
速診:腰部酸痛、反復發作
用藥:舒筋健腰丸+消炎鎮痛膏+雙氯芬酸鈉
輔助:注意保暖,適當休息
常見春季多發病預防
1花粉過敏性哮喘
春天,最易發生的就是花粉引起的過敏性哮喘,嚴重時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
預防:
主要是采取相應預防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花粉吸入
1.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2.謹慎起居,勞逸適度,減少劇烈運動;
3.保持精神愉快;
4.調節飲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2腦梗塞
春寒料峭時節,天氣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大,腦梗塞仍處高發時期。
預防:
1.定期體檢,早期發現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2.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體弱多病者不適應氣候的變化,尤其要小心。
3骨關節病
冬春交替時氣溫變化大,早晚溫差也比較大,因此一定要防范骨關節疾病。
預防:
1.做好防寒保暖,可以做自我保健按摩;
2.多攝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減緩骨質疏松。
4春季傳染病
春季傳染病有多種,腮腺炎、猩紅熱、胃腸道傳染病等,了解和掌握正確的預防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阻止傳染病對機體的侵襲。
預防:
1.易感人群應及時接種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疫苗;
2.加強食品衛生意識,當心“病從口入”,預防腸道傳染病;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
4.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5.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安排好飲食,多補充水分。
以上是我整理的內容,不足之處,煩請指正。
看完康健之路為大家講的這些中醫內容,大家平時多了解養生知識,從而更加有效地防御疾病。康健之路每天分享中醫知識,喜歡的話,可以點擊右上角的紅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