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坐著、開車坐著、吃飯坐著、回家看電視玩手機還是坐著......
除了擠公交地鐵沒座位,一天之中能坐著就絕不站著。
坐,本來是讓身體休息的姿勢,可坐得時間長了,無疑會成為最累人的姿勢,且容易給腰椎及腰背肌肉帶來諸多健康隱患。
父母看到你七拐八彎的坐著,一定會嚴厲的批評你,上學時,是否還記得老師也時常提醒大家:坐直了!
久而久之,“坐姿端正”的概念被植入,如果坐不直,就可能出現腰背痛等各種問題。
講真,你會“坐”嗎?
不管對于成年人還是小孩子,坐姿都是一件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從我們最常用的坐姿,前傾坐姿、直腰坐姿、后仰坐姿來看,保持著直立的身姿、不能靠近椅背,腰背挺直目視前方的坐姿是大多數人心目中“正確”的坐姿。
但是這樣真的正確嗎?
先說結論:1.研究已經表明,短時間的“葛優躺”不僅沒有問題,而且對某些腰背痛還有益處。
2.關于‘站直’‘坐直’姿勢的臨床研究表明并沒有一個最佳的尺寸或標準來定義所謂的最佳姿勢,相反姿勢變化反而更加重要,經常變化坐姿比你始終保持一個所謂的“良好姿勢”要好的多。
而且單憑意志力是不太可能做到一直挺直腰部背部的,我們一旦投入工作,全心全力投入在工作上,哪還會顧及坐姿,甚至接水的時間都沒有。
直腰坐姿
從童年開始,我們就要求按照規定進行就坐,中國自古自有“故始有禮儀之正,方可有心氣之正也”。
從小到大父母總是強調讓孩子“挺直你的背部”“坐正了,歪歪扭扭像什么樣子”。
這種無據可循的長輩教導,讓不少小孩子受盡了苦頭。
人坐在直靠背椅上,采用直腰坐姿時,此時椅子靠背對于人的后背實際上沒有多大的支撐力,人的上身體重完全是由脊柱來負擔。軀干挺直坐姿會使脊椎的正常S形生理彎曲產生很大變形,使腰椎間盤內壓力大為增加。
不僅如此 ,采用筆直端坐,保持一種近乎機器人似的體態,身體需要募集更多肌肉持續繃緊進行穩定,成年人要堅持一刻鐘也很困難,更何況兒童了。
因此,長時間挺直坐姿完全沒有舒適可言,它并不是一個能保持在較長時間的良好姿態。
后躺坐姿
在這種坐姿中,我們的后背,胸腰區域靠近在我們的椅背上,大家俗稱這種體態叫做「葛優癱」。
有人會在這種體位中感到很舒服,但實際上……
長時間這樣真的是不好的!!!
雖然后仰坐姿比較直腰坐姿和前傾坐姿,都更能避免腰椎的后凸變形,使脊椎更接近于正常的S形生理彎曲,使腰椎間盤內壓力相對減小,但是在這種姿態中,我們的頭部向前彎,胸椎過度后凸,這會讓我們胸椎區域的肌肉緊張,頭部前移,會讓我們頸椎的壓力變得巨大,我們的呼吸也會發生改變,橫膈與腹橫肌無法發力,而胸廓周圍肌肉去代償發力。這會讓我們的大腦缺氧。
前傾坐姿
上身前傾坐姿就是背部屈曲、彎腰駝背坐姿。
前傾坐姿使人的后背完全脫離座椅的靠背,上身的體重全部集中到腰椎這唯一支撐點上,完全依靠腰椎和腰背部肌肉來負擔。當前傾的程度越嚴重,腰椎間盤內的壓力也越大。長此以往,腰椎、腰背部肌肉不堪重負, 會導致腰椎間盤蛻變、突出,產生疼痛與痙攣。
因此,前傾坐姿是一種不健康的坐姿,應盡量避免。
真正的好姿態
最好的坐姿是最自然的姿勢,“自然”不是怎么舒服怎么來,而是順應人體的天然構造。這樣肌肉骨骼壓力小,不容易出現酸痛和損傷,還能保證工作時手臂活動靈活。
(每個人的最佳姿勢都會有細微差別)
1.放平腳,減少腿腳酸
2.壓力臀腿均攤,避免壓得痛
3.脊柱擺好,緩解腰痛
4.胳膊有支撐,肩腕不累
5.盡量左右對稱
劃重點——不管姿勢再正確,也不要讓你的身體始終保持在一個姿勢狀態之下,即使這個壓力是輕微的、微不足道的,正確的坐姿有必要,適當的葛優躺可以放松,時不時讓你的身體活動起來,在坐和站之間適當轉換,利用接水、上廁所等機會,順便多走動一會 ,效果比你下班后鍛煉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