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指小幅收漲,而科創50則大跌近3%。
截止收盤,上證指數漲0.33%,收報3715.37點;創業板指跌1.17%,收報3194.27點;科創50跌2.97%,報1384.43點。
滬指小幅收漲,目前還是沿著5日均線上行,量價平穩,整體形態還是比較好的。
短期覺得可能會復制創業板此前的走勢,沖擊年內高點3731。
創業板和科創50表現比較差,科創50大跌近3%,主要是因為芯片板塊集體暴跌。
創業板除了家里有礦的,其他前期熱門賽道軍工、新能源、光伏等,表現都不怎么樣。
短期技術面上,創業板和科創50都是橫盤盤整的形態,短期還是建議觀望。
資金方面,成交額超1.46萬億,連續39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
港仔開始賣出38億,其中深股通賣出32億,而滬股通只賣出6億。
關于港仔,市面上流傳一條消息:
一定程度上坐實了假外資,好多是內資量化的馬甲,大概不會長線持股,通過高頻的交易割韭菜。
目前對于每日十大成交榜來講,不需要過度關注,都是短線割韭菜的。
重點關注成交量,如果成交量突然異常,比如放量滯漲,可能代表量化資金撤退了。
板塊方面,領漲的主要是煤飛色舞、航運等周期股,領跌的則是旅游景點和半導體板塊。
景點旅游板塊大跌,因為福建疫情。
半導體下跌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是立昂微大比例解禁,二是周末處罰哄抬芯片價格。
芯片板塊目前爭議很多,之前拉高的時候,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精準減持。
而上周五的拉升今天全部都虧回去,只能說目前的芯片板塊鐮刀很鋒利。
煤炭板塊今天反包,但“絕代雙焦”(焦煤焦炭)都是大幅下跌。
目前期貨中,除了銅、鋁、鈦白粉、石化化工、貴金屬還在高歌猛進,其他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調。
但是股價卻沒跌,可能短期資金出不了貨,很多期貨都跟不上股價的漲幅,進入到純博弈的階段。
持有周期股的除了要關注期貨變化,還要觀察盤面的情緒變化。
航運板塊今天大幅走強,昨天的文章提到航運公司凍價的問題,不一定是利空。
因為目前是缺集裝箱,運力跟不上,凍價的前提是要簽署長協議,規定買夠這么多量才能凍價,用不完就轉手賣給其他人。
對于航運企業來講沒有損失,雖然不能成為以前的中遠海盜,但是賺錢能力更穩定。
還可以繼續關注航運板塊,除了中遠系和招商系,還有造船的中船、振華重工。
海狗邏輯不需要重復,但是目前向上空間可能有限,只能偶爾薅一下羊毛。
全球只有中日韓三家造船,造一條船平均花費2年時間。
現在鋼材價格也高,所以造船現在不一定賺錢,當然未來的邏輯是驗證過了的,目前主要是看技術面和操作策略。
下游的港口漲的不算多,目前也還沒券商研報關注,所以并沒有形成真正的合力
上港半年業績83億,歷史最好是17年的115億,17年股價10元,所以還是有空間的,就看你是左側守住,還是等市場形成合力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