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皙(???)/青木根晳(あおき こんせき), 1919年1月17日朝鮮平安南道平原郡青山面舊源里—1950年7月4日韓國京畿道安養市,舊日本陸軍航空隊王牌飛行員,戰績23
出生于日據朝鮮的一個地主家庭,是家中的六男,本貫遂安李氏。1933年,考入平壤普通高等學校。17歲時被推薦前往日本,報考了少年飛行考試。因為是第一個通過考試的朝鮮人,他被廣泛宣傳,被認為是日韓一體的象征。1935年2月1日,完成基本飛行訓練后,轉入所澤陸軍飛行學校進修。12月,轉入熊野飛行學校進修,在學校期間曾經產生過對日本教官的抵觸,經常因為怠慢訓練而被懲罰,根據同學回憶,他的劍道技藝很強。1936年11月30日,入讀舊陸軍實施學校(実施學校)。1937年2月27日,畢業,以伍長軍銜被分配到了飛行第64戰隊,在中國戰場作戰,戰績頗豐。后參加過諾門坎戰役,但沒有取得戰績。太平洋戰爭開始后,調任飛行第77戰隊。1941年12月,參與了對英軍在緬甸空軍基地的空襲行動。12月25日,在掩護轟炸英軍機場時被擊落俘虜。1942年6月,轉送至新德里戰俘集中營。在戰俘營中,李根皙每天都進行宮城朝拜,他說:“不要忘記大和魂,時刻準備一血被俘虜的恥辱。”“大和魂を忘れるな。生きて虜囚の恥をそそげ。”1944年3月,第二次若開戰役后,集中營內的舊日軍戰俘增多。英方為方便管理,將其任命為第1營長。期間因原輕爆飛行員飯島一良中尉拒絕按《日內瓦公約》規定向英方管理所所長哈奇遜敬脫帽禮,引發敬禮拒否事件。該事件中拒絕執行所長集合命令,帶領日軍戰俘對抗英方,戰俘最后被鎮壓,李根皙也被英方拖到操場上毆打。1945年8月,戰爭結束,作為死硬分子被送往新設的庫塔(クェッタ)收容所,期間帶領俘虜毆打印度警備兵。后被塞進開往卡拉奇的復員船。在船上串聯暴動,后失敗,一名死硬分子自殺。1946年6月,被遣送回南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