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線(人行橫道線)上禮讓行人,幾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識。
可能斑馬線也沒想到:
有一天會成為“網紅”拍照背景板……
8月16日下午,在廣東河源市文化廣場體育館路口,有路人發現,2名學生打扮的年輕女孩竟然在車水馬龍的斑馬線上擺pose拍照!
她們坐臥爬行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引來網友們的熱議。
可以看出,這個路口車流量較大,不時有車輛拐彎進入,每一輛車經過時,都要鳴笛提醒。
然而負責拍攝的女孩不為所動,依舊跪在地上拿起手機對著旁邊的另一名同伴一陣拍攝。
隨后,負責拍攝的女孩也加入了進來,兩人互相拍攝擺pose,其中一名女孩更是趴在斑馬線上。
視頻在網上發酵后,女孩受到網友一致批評:
18日下午,女孩的家長帶著她們,來交警部門“報到”了。
經調查,倆女孩年紀為12、13周歲,之所以想到在斑馬線上拍攝,是因為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網紅博主在馬路上拍攝的照片十分好看,便想要模仿。
民警在詢問中得知,這2名女孩隔三岔五便會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類似的“壓馬路街拍”視頻。
網絡時代,各種網絡信息對孩子們的影響不容小覷。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當今社會大環境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幾乎可以直接用“明星崇拜”來概括,各種可能老父母親們都不熟悉的網紅與流量明星,孩子們可是如數家珍。
通過各種方式博眼球、想出名更成為不少孩子眼下最在意的事!
可如今,泛濫在大眾、尤其是孩子視野中的網紅與流量明星,卻是當下浮躁社會商業包裝的產物,他們以利益和流量當道,為了火更是沒有下限,他們帶來的不是“審美”,是“審丑”。
不久前,一個“網紅”發布了自己打疫苗時的場景。
明明直接把短袖擼上去就可以,她非要把肩膀和胸前的一大片皮膚裸露出來。
于是,“疫苗露肩裝”成為了一些人的“新時尚”。
每次打疫苗,都有很多人帶著相機,穿著夸張的服裝,把醫生和護士當作背景板,咔咔一頓猛拍。
把打疫苗的場所當作了博眼球的“秀場”,正如網友們吐槽的:
“不說別的,我就是覺得應該尊重一下抗疫的醫護人員,這不是你擺拍的地方。”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人心惶惶的時候,有網紅秀出了“新冠仿妝”:
在家暴新聞頻發的時間段里,不少網紅趁此曬出了“家暴妝”:
世道變壞,就是從這種無底線的網紅文化一步步毀掉的。
正如人民日報評價的:
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過,都不能拿嚴肅當嬉笑、拿傷痛當娛樂、把審美變審丑。美妝不能踩踏職業底線,淪為傷風敗俗的“畫皮”。
近日,一名旅游博主在戍邊英雄墓碑前擺拍的行為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這位博主一手按著陳祥榕烈士的墓碑,另一只手比“手槍”,槍口直指烈士的照片,嬉皮笑臉,分外刺眼。
眾所周知,在喀喇昆侖高原加勒萬河谷,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越線挑釁。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4名衛國戍邊英雄英勇犧牲。
這位旅游博主把烈士的墓碑作為景點打卡拍照,還擺pose比“手槍”指著陳祥榕烈士的頭像,實在是觸及底線、非常丑陋。
畸形的網紅文化侵襲下,社會風氣正在逐漸惡化。
隨之而來的,是審美文化變成了“審丑文化”。
如果放任“審丑”成為流行,讓無下限博眼球大行其道,這本身就是對社會風氣的傷害,特別對于尚缺乏判斷力的未成年人,這是對價值體系的毒化。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培養好他們的品行,讓孩子確立正確的是非觀,懂得基本的為人處世的道理,有起碼的道德觀,有正常的分辨美丑的能力。
萬幸的是,在審丑流行的同時,在一群“烏合之眾”中,還有真正的正能量。
央視記者王冰冰,長相甜美,卻十分低調,讓她出名的,不僅僅是在線的顏值,還有專業的業務能力。
為營造未成年人良好上網環境,國家網信辦發布了專項整治措施,但對于孩子而言,任何政策都比不上父母的引導。
白巖松說:“這個社會最大的危機,是底線正不斷地被突破。”
惡俗的短視頻和直播亂象便是赤裸裸的證明。我們的孩子正在受到惡俗內容的沖擊中。
政府出臺相應的管制政策勢在必行。而作為家長,除了支持政策,更要以身作則。
讓父母的價值觀成為孩子的底線;讓父母的引導成為孩子的指南針,把我們的孩子拉離“審丑”,擁抱“審美”。
來源: 教師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