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急救日”,國防科大學員們漫畫了一組占地救護的漫畫,向大家展示戰(zhàn)地救護技能。
在面對變化莫測的戰(zhàn)場,受傷對于軍人來說并不陌生。為了在戰(zhàn)場上挽救軍人的生命,軍人們必須掌握一定的救護知識,讓我們來看看軍人們的救護技能吧!
戰(zhàn)地救護主要包括一下五步,止血、包扎、固定、搬運、轉移。迅速而又及時的完成以上的步驟,能夠在緊急間挽救一個戰(zhàn)士的生命。
止血
以手肘出血為例,在近心端使用止血橡膠帶,采用急救的方式,反手貼在其上,翻轉兩次,完成止血,或用三角巾完成同樣的流程,通過檢查脈搏觀察止血情況。
包扎
以頭部包扎為例,將毛巾橫放在頭頂中間,上邊對準眉毛,上邊兩角拉至腦后打結,下邊兩角拉向頜下打結即可。這種包扎方式被稱作帽式包扎法,可以同時用于對耳部傷口的包扎。
固定
以小腿骨折為例,將卷式夾板放置在傷員小腿內(nèi)外兩側,(在戰(zhàn)場,可用樹枝或木板代替)長度取傷員足底至越過膝關節(jié)的長度即可。在骨突出部、關節(jié)和空隙部位加墊。用腰帶、鞋帶、布條等在骨折上端繞肢體兩圈后于外側夾板上緣打結,同樣方法固定骨折下端、膝關節(jié)。
搬運
搬運主要包括匍匐搬運和背負搬運。在戰(zhàn)場前線,面對敵方密集的火力攻擊,為了注意隱蔽,大多采用側身匍匐搬運,關鍵詞:墊腰、撐肘、扶肩、蹬足。
在來到較為安全的地帶,便可轉換為背負式搬運了。
轉移
為了戰(zhàn)士的盡快就醫(yī),救護人員將采用擔架式搬運到安全地帶,用救護車將傷員送往救治。
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戰(zhàn)爭離我們十分遙遠,但這些實用有效的技能,也將成為你在戶外的救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