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各街道“龍嶺模式”工作,促進各街道互相學習,借鑒優秀做法及經驗,提高龍崗區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9月10日下午,龍崗區西部片區基層社會治理“龍嶺模式”推進會在龍崗社會創新中心舉行。龍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昆剛、龍崗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唐建東、副書記王健、二級調研員毛曉俊出席本次會議,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住建局、區城管局、區婦聯等相關科室分管負責人,布吉、吉華、坂田、南灣街道分管政法副書記、相關部門分管負責人、社區黨委書記及社會治理專家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推進會現場。
現場路演
8個社區分享“龍嶺模式”實踐項目
據悉,此次推進會現場分為社區“龍嶺模式”實踐項目推進情況匯報及“龍嶺模式”推進工作主題研討兩個環節進行。
“龍嶺模式”實踐項目推進情況匯報階段,來自龍崗區布吉、吉華、坂田、南灣4個街道的8位社區黨委書記圍繞“龍嶺模式”實踐項目推進情況、工作成效亮點、目前存在困難及下一步工作計劃等方面進行匯報。
坂田街道萬科城社區黨委書記嚴雯表示社區黨委會努力踐行“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理念,幫助一個群體,幸福一批家庭,使社區資源共享圈進一步擴大。南灣街道南新社區黨委書記容妍菲表示基層社會治理并不是為了開展幾場活動,而是為了社會長治久安和人民安居樂業,南新社區黨委將以“引人自治,領人互助”的治理理念,形成南新特色的“風景林”,拉近社區間的關系,探索“適合自己的治理”。坂田街道象角塘社區黨委書記劉廣培表示,在上級黨委的大力支持下,象角塘社區黨委會把握好社會治理的工作方向,切實發揮作用,持續深入探索。
推進會現場。
研討點評
“社區+部門”組成“幫幫團”集思廣益
主題研討階段,現場與會人員分別對8個社區匯報的“龍嶺模式”實踐項目進行熱烈的主題研討,由西部片區社區黨委書記、相關部門科室負責人組成的“幫幫團”結合自身經驗及對項目的理解,圍繞項目設計、推進方法及步驟、社區資源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優化意見和建議。
本次會議特別邀請龍嶺社區黨委書記謝海珠分享“龍嶺模式”實踐做法,她認為社區黨委干部要不斷補充“營養”,學習相關政策理論和方法;要結合社區實際不斷創新,設計社會治理實踐項目,解決社區居民的急難愁盼的問題。
各小組討論結果匯報結束后,布吉、吉華、坂田、南灣街道領導依次對項目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并圍繞本街道推進“龍嶺模式”階段性工作進行匯報。布吉街道政法委員薛榮喜提出社區黨委書記要做到“有心”“用心”和“恒心”,轉換基層黨委社區治理理念,引入各方資源設計優質項目,提升社會治理項目成效。南灣街道政法委員馬海坤提出社會治理的第一競爭力是創新,以問題為導向,創新社會治理問題的解決方式;第一引領力是務實,為人民群眾做實事,人民群眾才會相信我們;第一支撐是社區,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與會的相關部門科室負責人、社會治理專家對本次推進會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對各街道、各社區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龍嶺模式”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龍崗區委組織部組織三科科長李桂友充分肯定了8個社區匯報的社會治理項目,這些項目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黨建引領下新時代群眾路線,希望各社區黨委繼續能把這些優秀的項目做深做實,形成長效機制。
推進會現場。
深化升華
推動“龍嶺模式”上升到“龍崗模式”
社會治理專家代表王鑫建議社區黨委書記在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可以大膽做三個“嘗試”:培養社區內部力量,充分調動社區資源;運用新媒體平臺,做好項目宣傳;量化基層社會治理的成效,重視產出投入比,做好任務分解,責任到人。
推進會現場。
龍崗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唐建東認為參會的社區書記們都能落腳社區實際,探索社會治理問題解決,能從社區黨委書記的站位去思考社區問題的解決辦法,有這樣的思考和行動,大家會成長為龍崗區優秀的社區黨委書記。他指出,下一步“龍嶺模式”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深入探討如何協同參與,共同支持和幫助各街道和社區扎實做好“龍嶺模式”推進工作。
推進會現場。
龍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昆剛對西部片區各街道和社區推進“龍嶺模式”工作的進展和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社區干部要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理念;二是要以需求與問題為導向,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避免為了創新而創新;三是要持之以恒堅持做好社會治理實踐項目。李昆剛指出在區委高度重視、街道全力支持及社區黨委書記努力下,當前全區推進“龍嶺模式”工作勢頭正好,相信“龍嶺模式”一定會花開全區。
據悉,龍崗區接下來將舉辦東部片區基層社會治理“龍嶺模式”推進會,繼續探索“適合自己的治理”,推動全區111個社區扎實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將“龍嶺經驗”全面上升為“龍崗模式”。
【記者】陶清清
【通訊員】鄒昭敏 李朋
【作者】 陶清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