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一檔大碼女孩的節目,真的能做成么?
楊天真問:為什么我們的節目籌備的8個月,還沒有一個結果?
工作人員:我們跟平臺進行了32次會議。制片人:我們沒想明白要讓這群女孩干嗎,我們不斷開會,推翻上一版方案,這是一個很難的題材,而且價值觀梳理很難。
楊天真:那我來總結一下,經歷了八個月之后,一沒有制作團隊,二沒有確定的報名選手,三沒有贊助商,四沒有主題,五這個節目沒有名字,總的來說就是什么都沒有的節目。
節目的初衷?
平臺:是不是給女孩打標簽?是不是在做容貌歧視?身材歧視?
楊天真:因為我們足夠自信才要做,如果有爭議,我就跟他們吵架!
制作團隊:有一個問題,她們都不是楊天真,你是有先天的優勢讓別人對你有好奇,如果是普通女孩,你要通過什么讓別人對她有好奇呢?
除了減肥類節目,沒有節目的主角都是大碼女孩,就算她是,她最后也會瘦下來,一個全部大碼出演的節目,你會看嗎?
楊天真:我們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會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里,會遇到無數困境,外表困境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困境,而胖是突出的特質,我們這個節目一定不是一個特別大的舞臺,特別華麗的配置,特別多的預算,我們只需要一點點錢。
平臺:不是我們沒錢,而是說花很多錢把節目做“爆”,那不是你的能力,花得少還能爆,那就厲害了。
不做瘦身改造節目,全部都是大碼女孩出鏡,找到自信的女孩,呈現大碼女孩的美。
三個月的時間,找到大碼女裝品牌商業合伙人,她必須聰明、有趣、勇敢,而且認為自己本來就很美。誰能脫穎而出?
經過了初選的入圍者
綜藝需要話題,大碼女孩本身就有話題性,在節目第一期和第二期的面試環節,我們也感受到了這些女孩其實在各自領域是很優秀的,她們也非常自信。
第三期節目直接給了主題:泳池派對,就是讓8位入圍者根據主題進行個人宣傳照的拍攝,說真的,看了以后發現,其實還都挺漂亮的。
1號:本科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是曼哈頓音樂學院,學的是美聲,目前在一家留學藝術機構做音樂項目總監。
2號:來自長沙的街舞老師。
3號:00后,真的是簽約的練習生,她也覺得公司簽她不可思議。
4號:27歲,158身高,130斤,原本是程序員,后來開始做短視頻,做的是微胖女生的服裝測評。
5號:漢服圈和文博圈掀起過小高潮,現在的境況是名聲在外,但是沒有“錢”,她的大碼國風理念吸引了楊天真。
6號:美妝博主羅曼莉。
7號:做了七年綜藝節目,制作的節目包括《offer1》《offer2》《創造營2019》《黑怕女孩》,楊天真對她的評價就是“足夠聰明”,洞察力和分析力非常強悍。
8號:張麗原來是柔道運動員,退役之后進入到大碼模特,工作人員對她的評價是非常漂亮,非常美,在面試的時候換上柔道服給楊天真來了一個過肩摔,這真的是在楊天真劈叉之后又一個綜藝名場面。
“觀眾不是用來說服的,最好讓他們罵你。”——這就是楊天真。
但是這個叫做《大有可為的我》的節目,目前看起來還不錯。不管是什么噱頭,看多多元化的內容,這很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