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說法,各國央行需要加緊發展自己的電子貨幣,否則將面臨被數字化世界取代的風險。
據彭博社,前歐洲央行利率制定者、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負責人伯努瓦?克雷(Benoit Coeure)周五表示,“央行數字貨幣(CBDC)具有獨特的優勢——安全性、終局性、流動性和完整性。隨著我們的經濟走向數字化,它們必須繼續受益于這些優勢。”
每個時代的發展都有對應的貨幣形態,農業經濟時代的實物貨幣、貴金屬貨幣,工業經濟時代的紙質信用貨幣,數字經濟時代也需要數字貨幣來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
央行數字貨幣的優勢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曾在“財經2021年會”上表示,法定數字貨幣有三個方面好處:
一是可以節省成本,防范假幣,可以強化支付系統的普惠特性;
二是可以實時把握結構性的貨幣流通數據,進而能夠特別精準地調控貨幣供應的總量;
三是資金流的信息可以全程追蹤,有利于反腐敗、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等。
央行數字貨幣存在一些需要深入解決的問題
目前,越來越多國家與地區貨幣當局都在研究是否應該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
國際清算銀行調查報告顯示,65個國家或經濟體的中央銀行中約86%已開展數字貨幣研究,正在進行實驗或概念驗證的央行從2019年的42%增加到2020年的60%。
據我國央行7月發布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中披露的信息顯示,近年來,無論是歐美還是亞太地區,各區域央行均有以各種形式公布關于央行數字貨幣的考慮及計劃。
為順應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趨勢,中國數字人民幣自去年起就已進入了內部封閉測試階段。
不過,數字貨幣優勢明顯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解決的問題,比如數字貨幣的推廣應用可能面臨新的金融監管等問題,對商業銀行支付結算、客戶服務、普惠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的沖擊等。
也因此,長期以來被視為央行數字貨幣先鋒的瑞典,在今年早些時候了解到,其曾經開創性的數字貨幣愿景可能需要比最初想象的更長的時間來實施。
瑞典央行曾表示可能準備在2018年推出e-krona,但現在表示,目前的試點項目要到明年年初才能完成,甚至給自己留出繼續嘗試到2026年底的空間。
Coeure在斯洛文尼亞的一個金融論壇上說,“CBDC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推出,而穩定的貨幣和加密資產已經存在。這使得開始行動更加緊迫。”
值得一提的是,薩爾瓦多在本周成為了全球首個將比特幣設為法定貨幣的國家。但就在比特幣合法化的首日,其價格卻遭遇了暴跌,同時薩爾瓦多國債市場也出現了混亂。
這似乎表明,盡管薩爾瓦多比特幣法幣化的結果還有待驗證,但也凸顯了數字貨幣法幣化這項任務的艱巨性。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