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家公司被機構追捧之時,帶來的便是估值被拔高。作為市場最聰明的資金,機構先發一步的優勢便是擁有完整的投研機構,并且能夠深入的了解上市公司。
機構調研動作的跟蹤是一個洞察機構關注方向的點,在近期,A股一家上市公司:兆威機電,單一天時間就受到55家機構前去調研,其中超30家是公募基金。
股價漲超70%,二季度清一色機構新進。從股價來看,兆威機電在去年年末上市后,經過新股短期市場情緒消化后,從今年2月份低點至今,最高漲幅超100%,對應估值PE在53倍,動態PE僅在47倍。
從持倉機構來看,二季度機構對其持倉清一色的新進或者增加倉位,截至2021年中報,兆威機電 ,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機構占九席。包括今年一季度新進的諾安先鋒混合、泰康策略優選靈活配置、博時主題行業(LOF)、恒越核心精選混合等四只公募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基金持有兆威機電合計僅約5.56萬股,而這一數據到今年中報躍升至1057.14萬股,累計持股占流通股的17.6%。
在9月6日,兆威機電發布的投資者關系表中看到,該公司接受了55家機構前來調研,包括銀華基金、天風證券、博時基金、財通資管、中郵基金、華商基金、華泰柏瑞等。
根據資料顯示,主要從事微型傳動系統、精密注塑件和精密模具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其中,精密模具和精密注塑件是微型傳動系統的前端環節。從營收構成上看,微型傳動系統為公司第一大業務,近年來營收占比維持在60%以上,業務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智能家居、醫療護理、通訊業務等領域。
作為新興的細分行業,微型傳動系統主要以工程塑料和金屬粉末為材料,以模具成型為生產工藝,用于控制調節、傳遞運動,具有質量輕、能耗低、生產效率高等優勢。
兆威機電目前以高端產品的模具加工,以傳動和齒輪為主。國內進入該領域的企業較少,公司作為國內微型傳動的龍頭,并沒有規模相當的競爭對手,市場競爭主要集中于德國IMSGear、日本電產等少數外企。但由于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廣,所以僅在某一行業或某一產品上與對手存在競爭。
微型傳動系統下游應用面多量廣,涉及智慧屏幕、智能家居、5G基站等眾多熱門領域,賽道兼具高成長性與消費屬性。以智能家居為例,根據IDC數據預計,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為8.15億臺,預計2023年將達13.96億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4.40%。
并且兆威機電營收有一部分點是跟手機出貨量有關,2019年公司抓住機遇,配合VIVO、OPPO、華為、小米等主要客戶,在手機全面屏趨勢下,推出智能手機攝像頭升降模組的微型傳動系統,當年實現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36%/181%。但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由于手機消費市場出貨量下降,疊加市場對升降式攝像頭認可度不高,公司通訊業務收入急劇下滑,直接導致公司營收及歸母凈利潤的下降。
最新業績方面,2021H1公司實現營收5.35億元,同比減少2.72%,歸母凈利潤0.89億元,同比減少19.42%。分業務來看,2021H1汽車電子業務營收1.25億元,同比增長51.30%;智能家居業務營收1.83億元,同比增長94.14%;醫療護理業務營收2488.83萬元,同比增長69.76%;通訊業務含手機營收1.62億元,同比下降50.15%。主要受芯片緊缺、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下游通訊行業需求出現下滑的影響,目前公司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于非通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