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爆料,廈門街頭有攤位在賣“脫單盲盒”,盲盒里裝著陌生人的聯系方式,路人只需花1元,就能獲取聯系方式或留下個人信息。
這樣新的交友方式靠譜嗎?記者了解到,這種“脫單盲盒”在全國多地都有出現,律師指出,如果商家保管不當,或存在個人隱私和信息泄漏的風險。
日前,記者展開現場走訪,并親身體驗。
走訪:“脫單盲盒”現身廈門街頭
記者看到,抖音一用戶在8月底發布的視頻中,有人在明發商業廣場擺“脫單盲盒”攤位,吸引了不少人圍觀。攤點設置得很簡單:黑色行李箱上架了2個紙箱,紙箱上分別貼著“男”“女”字樣的紙條。同時,攤主還擺上了“1元拿1個”“1元留1個”“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等廣告標語。
“我是在網絡上看到這個創意的,想著線下擺攤試一試,來玩的顧客以95后年輕人為主?!庇浾呗撓瞪弦曨l中的攤主,她說目前已將攤位移到線上進行,目前手上有70多個陌生人微信號。
接著,記者進行了體驗。攤主介紹,若想要獲得異性微信號,只需掃碼轉賬1元。轉賬成功后,攤主很快發來一個微信號,并表示自行添加即可?!懊琅梢悦赓M留信息,男生留信息則需花1元。”攤主說完,僅讓記者留下微信號,并未對記者進行身份審核。此后不到半小時,記者就接到異性發來的微信好友申請。
現象:酒吧開始效仿 全國“地攤月老”不少
據了解,目前廈門有一些酒吧也引入了“脫單盲盒”,以吸引客流量。近日,在集美一家精釀酒吧吧臺,記者看到了“脫單盲盒”,盲盒箱內放著近20張對折的便利貼。“脫單盲盒是為了吸引客人關注,不收費?!崩习甯嬖V記者,半個月前,他推出這個活動。
記者在抖音上搜索“一元微信擺攤”“一元脫單盲盒”等關鍵詞,發現近半個月來,此類視頻的發布數量上漲,分布地區也十分廣泛。湖南、廣西、河北、重慶、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都有類似的視頻發布。視頻中的攤主大都以“XX月老辦事處”“XX丘比特事務所”等名稱命名。有網友留言表示這種方式很新穎,也想試試,但也有網友質疑:這樣的行為是否合法?
說法:參與者有風險 攤主或違法
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東認為,在“脫單盲盒”中留下個人信息的參與者屬于自愿將自己的聯系方式提交給他人保管的行為,為分享自己的聯系方式,從而達到交友的目的,可被視為認可銷售者出售自己聯系方式轉移給他人的行為。攤主在經營過程中也無法有效鑒別他人信息的真偽,由此產生的后果只能自行承擔,故要求參與者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避免盲從。他提醒,或存在個人信息泄漏的風險。
許東表示,脫單盲盒的經營者不顧購買者的目的和用途,大量、無限制地出售他人的個人信息,有可能被認定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情形,從而被認定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探因:脫單盲盒緣何走紅?
為何“脫單盲盒”迅速走紅?據婚介業內人士分析,對年輕人而言,“脫單盲盒”這種新交友方式有著更多的神秘色彩,滿足年輕人獵奇心理。傳統婚介所相親費較高,“脫單盲盒”費用相對低很多,年輕人更愿意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交友。
業內人士指出,正規的婚介所會對會員信息進行審查把關,而不少“脫單盲盒”攤主只是想為單身男女提供一個交換聯系方式的平臺,并不會進行身份核實,存在身份認證漏洞,市民應當保護好自己的聯系方式及其他相關的個人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文/圖 廈門日報記者 張玉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