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文/曉斐
今日學習郭繼承教授的《感恩與成長》很有感觸。這或許也是源于自己的國學夢吧!總是會對講國學的老師們倍加尊敬,聽他們語氣平緩,娓娓道來的感覺,不知不覺的,就在他們傳經送法的深刻思想和深厚內涵里淪陷。
聽他們從古到今,從經文到古典如數家珍,那些以前覺得非常拗口的文章,就那么在他們的描述和傳遞中有了更生動的意境。
聽到他從孔子的生平講到夫子的意志,從一位德高望重的國相到周游列國的傳道。從以前對孔子有限的認知里,拓展出了古圣先賢的偉人之志。這世間的沉浮,又豈是無數次的更迭可以閱盡。
夫子攜先生歷盡千難萬險的周游講學之路,也并不似和平時代的人可以輕描淡寫感知得到的。陳蔡之戰被困七日,到了絕境之時,學生子路質問夫子,夫子回一名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此言何意呢?說的是:君子要在任何環境里都要保持自己的信仰和信念,絕不動搖。小人才會在面臨困境時胡作非為。當老師在講到這里的時候,我并沒有象往常那樣激動的熱血沸騰。只是在內心真正的感受,如果自己在快要被困死的境地中會怎樣?
想象不出餓的感覺,因為沒有挨過餓。只能把內心里怕死的感覺找出來,感覺如果此刻即將死去會做出什么選擇。想到的時候身上發冷,然后會回想為什么要讓自己落得如此境地?當這一念起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已經開始動搖了。
而當年孔子貴為國相在做選擇的時候,這一切的后果他都想過,也都權衡過。最終他選擇了以“救人心”為道的周游列國的壯舉。現在我們形容是壯舉,在歷史的那個時刻,夫子應該只是覺得是平平常常去做自己要去做的事情吧!
從孔老夫子的身上看到的是對傳承仁義道德,救人心的恢宏之舉。無論多么艱難,無論結果是怎樣,他都要去那么做。現在再想想弘揚民族文化,復興中華文化的字句,左看右看都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要去踐行的使命。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身為華夏子孫有充分自信的理由。試想我們華夏民族悠悠大國,曾經也是盛世輝煌,被周圍列國摩拜的存在。只是在十七世紀中下葉清政府的閉門鎖國,朝廷的昏庸腐敗,再到后來信奉洋化。讓我們自己的文化被封存。
現在是時候把國學的文化重啟的時候啦,是時候充分展示我們的國學海納百川,古為今用的魅力了。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肩負著傳播中華文化的責任。讓我們從幾千年傳承的經典開始,重新啟讀,在我們老祖宗累積下來的智慧里探索做人的真理,處事的原理,理家治國的良策。
讓我們在不同的時代軌道里,加入孔老夫子傳道授業的心靈之道,為弘揚中華文化付出自己的一點心力。雖然不能像夫子那般舍家為國,但也希望在這條路上承繼夫子的信念,盡到個人的綿薄之力。
從四書五經開始,讀圣賢書,學為人處世,心存感恩。要感恩的是每時每刻享受的當下。要知道一個人現在正在做的每一個微小的事,背后都是許多人的加持。吃的每一口飯,如果沒有農民的種植,沒有工人的販運,沒有商家的上柜,又如何能到你的餐桌。
今天你站在講臺上,所有的光環背后,如果沒有他人的準備,沒有環境的營造設置,沒有籌備方的推薦,又如何能成為焦點。所以,不管處于多么光鮮的境地,都不要傲慢,都不要不可一世,都不要沉不住氣,都不要覺得自己多厲害。而是要感恩你站上舞臺的背后所有人的付出,才成就了今天的因緣。
佛家講因果,物理學也講因果。其實萬物的生滅都離不開因果呀!沒有偶然發生,一切都是因緣起落。種何因,得何果。感恩一切示現,在了知因果后更明白為什么而活。
~end~
(圖片來自網絡,原創者可以自行刪除或聯系撤回。感謝,感謝,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