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能源汽車,相信大家都會想到特斯拉與比亞迪,一個是“外來物種”,一個是本土“戰將”,任挑其一都是能“攪動”市場的存在。繼磷酸鐵鋰“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發布之后,比亞迪的人氣飛速攀升。而最近,比亞迪再次拿出了“硬菜”,9月8日,e3.0平臺正式發布,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表示:“e3.0平臺將會是比亞迪的關鍵,也會是下一代電動車的搖籃!”。
只言片語中,蘊含了大量的信息點,那比亞迪這e3.0平臺,究竟有何技術?或者說,這一平臺的發布,對比亞迪,對我們消費者,又能產生什么影響呢?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伙好好地聊一聊這個e3.0平臺。
或許還有小伙伴對于“平臺”二字不是很清楚,那何為平臺?簡單點說,平臺就是當下汽車的“搖籃”,汽車在此進行設計、打造,以及賦能。舉個例子,出自大眾MQB平臺的朗逸,沿用了大眾“短懸長軸”的結構設計,質量符合德國工業標準,三大件嚴格按設定的標準配置。
而回到e3.0平臺身上,有趣的是,它也采用了短懸長軸的思想,就拿首款車型海豚為例,其長寬高分別為4125(4070)/1770/1570mm,體格跟飛度差不多,但長達2700mm的軸間距,卻是為其帶來了更大的車內乘坐空間。可以說,e3.0平臺后續的車型,將會繼續采用這個思想,打造出更多大空間車型。
值得一說的是,據官方表示,e3.0平臺不僅延續使用了超安全刀片電池,還將電池與車身融為一體,提升整車剛性,具備全球法規超五星安全的能力,達到了頂級燃油車很難達到的強度。也就是說,基于e3.0平臺出產的車型,將不懼中保研、C-NCAP、E-NCAP等各方監測機構的碰撞測試。
另外,比亞迪官方表示,e3.0平臺在動力方面將提供有全球首創的八合一電動力總成,內含驅動總成(電機和變速器)、電機控制器、PDU(電源分配單元)、DC-DC、OBC、VCU、BMS等八大核心點。其中,DC-DC可以簡單理解成轉換器,低(高)壓直流轉變為高(低)壓直流。OBC即車載充電機,工作原理類似轉換器,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汽車補能。BMS即電池管理系統,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紐帶,將電池與汽車聯系在一起,作用是電池狀態估計;在線診斷與預警;充、放電與預充控制;均衡管理和熱管理等。
基于這八合一電動力總成,e3.0平臺所出產的車型,最大NEDC續航里程將會突破1000km,讓所謂的里程焦慮成為過去式。同時,在充電方面,比亞迪首創的電驅升壓快充技術,大大地提高了充電效率,充電5分鐘,最大續航里程可達150km,而這一技術原理就是“升壓泵”,通過提高充電樁輸出電壓來縮短充電時間。
面對冬季續航縮減這一問題,e3.0平臺采用了寬域高效熱泵系統,對汽車資訊稍有關注的朋友應該清楚,目前很多純電動汽車,在熱管理這一塊都不是很優秀,通過單一的PTC加熱器雖然能保障電池性能,但能量損耗大,續航跟不上。而比亞迪這個熱泵系統,熱效率提升20%的同時,又減少了能量的損耗,因為它能將周圍環境、動力總成,甚至乘員艙和動力電池的余熱,進行充分利用,冬季續航里程最大提升20%。
好了,以上幾個方面就是,比亞迪e3.0平臺的一些特點,該說不說,單論技術來講,像熱泵系統、電驅升壓快充、電池車身一體化設計、八合一電動力總成等均有比較大的看點。有趣的是,比亞迪官方還表示,e3.0的平臺技術,將會全面向行業開放共享,不會有所保留,讓更多的車企也能使用這些技術,力求打造一個嶄新的純電時代。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會說:“e3.0平臺是下一代電動車的搖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