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換事件”發生至今,兩個家庭早已撕破臉皮,杜媽與許媽明里暗里各種diss,前兒媳小熊為了房子,站在了許媽的對立面,更是將昔日的情分消磨得一點不剩。
事實上,錯換已然變了味,不再是向著真相去,更多地是為了利益的爭奪,就以小熊來說,為了許媽買給錯換前的兒子姚策的房子,直接失憶,從一口一個許媽媽再到如今的許媽不如杜媽宅心仁厚。
單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角度來看,小熊的做法似乎也沒什么錯,畢竟姚策走了,就只剩下她和孩子,為了今后生活著想,她爭奪房子好像也沒毛病。
可站在許媽的角度來說,小熊就是胡攪蠻纏,先不說房子是許媽借錢買的這個事實,就從姚策并非許媽親子這個點來看,但凡小熊有點良心,或許都不會做出直接占房不還,還隱含地給許媽潑臟水的事。
為了房子,小熊在網上訴苦了一次又一次,一次是在某次采訪里,結果是她被眾人diss,成了個笑話,一次是回憶與姚策感情的時候,說是聽著姚策的錄音,不禁淚如雨下,而在直播間里,小熊也不止一次訴說自己的悲傷,希望不要再被網暴。
回顧整個事件,小熊從一個被眾人同情的弱勢群體變成如今的眾人diss,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她過分地渴求不屬于她的房子,越是在意,越是會讓自己陷入死胡同里,難以自拔。
相較于小熊來說,錯換另一個當事人的妻子田靜的結局卻全然不同,和丈夫姚威一起主動放棄房子,不爭不搶,不僅為她贏得了好名聲,還讓她活得更加坦蕩與自如。
“公道自在人心”,關于房子的問題,小熊心里很清楚,房子是許媽借錢買的,貸款也是許媽買的,要說她唯一占理的是什么,可能就是那句所謂的郭爸說的“姚策生前遺產歸小熊處理”,而恰好,許媽買的房子戶口上是寫得姚策,只是當時還不知道姚策并非自己的孩子。
有時候,眼前的利益就是對人性善與惡的考驗,比如說許媽買的這套房子。
在小熊看來,這套房子應該屬于自己,就算是許媽出的錢,但房產證寫得是姚策的名字,而她作為姚策的遺孀,享有第一順位權,所以,她不覺得理虧,也不認為有什么不對。
但真的如此嗎?看看田靜和姚威的做法吧,錯換后,兩人主動搬離房子,在外租房住,沒有半點要占杜媽房子的想法,可能有人會說,那是因為房子寫得不是姚威兩口子的名字,要是寫得是他們的名字,他們也不一定會還,對此,我也只能說:心臟的人看誰都臟。
再者,無論小熊說得多么在理,多么委屈,這都不是她能夠將與姚策毫無血緣關系的老夫婦的房子占為己有的理由,畢竟真的是太牽強了。
況且,如果每個人都以這種“我弱我有理,眾人理應讓著我、同情我、理解我”的論調行事,恐怕做什么事情都不需要講道理了,只要嚎兩嗓子,哭訴幾句,寫幾篇委屈的小作文就完事了,畢竟比起是否有理來說,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
顯然,這樣的想法和認知屬實是無法讓人認同的,小熊覺得自己被騙,不知道姚策患病就嫁了過來,是許媽兩口子的陰謀,因此,房子她占得理所應當,但如果真的覺得被騙,小熊怎么不趁早和姚策離婚,反而是給其生了個孩子。
可別說什么“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并且以小熊的性格來看,她也不是能忍受被騙一事的。
再說了,如果非得說被騙,誰有許媽姚爸慘,辛辛苦苦養了一個兒子28年,為他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甚至一度準備為他割肝續命,結果到頭換來的卻是,兒子是別人的,花的錢和耗費的心血全沒了,并且還見不了養子最后一面。
不僅如此,還要把貸款買的房子給一個不相干的人,眼巴巴看著自己的孩子和孫兒們縮在一個巴掌大的出租房里,試問誰有許媽慘?
說實話,如果小熊在一開始就像田靜兩口子一樣,直接把房子還給許媽,就算是暫時失去了利益,但也不會輸了氣節,更不會淪落到如今被眾人diss的局面。
可能有人覺得小熊只有一個人,帶孩子太苦了,而田靜兩口子是兩個人,就算苦也可以兩個人一起熬過去,不得不說,有這樣想法的人,腦回路真夠清奇。
首先,田靜和姚威有兩個孩子,壓力是小熊的兩倍,其次,田靜兩口子本身經濟實力也很差,搬出杜媽的房子同樣會帶來不小的經濟壓力,況且,這件事的爭議點不應該是誰慘誰苦就有理,而應該是田靜與小熊對此事截然不同的做法,更多的是因為不同的價值觀和格局。
小熊一心只想抓住眼前的利益,所以她丟了做人的格局,而田靜卻不同,她沒有因為自己的苦去刻意賣慘博同情或者以此為理由,強行霸占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顯然,她的格局比起小熊來說更大。
正因此,田靜博得了眾人的欣賞,并且活出了自己的風度,小熊卻敗了北,丟了眾人的同理心,還輸了自己的氣節,說實話,這真的就是“丟了西瓜又沒撿到芝麻”。
有時候比起眼前的蠅頭小利,還是要將眼光放長遠些,畢竟人可不止是活二十幾年,未來的路還有很長,沿途的風景也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