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短視頻時代到來,近年來,騰訊和字節之間的糾紛愈演愈烈,雙方針對視頻著作權相關問題屢次對簿公堂,其背后實則是長短視頻平臺間的版權之爭。
騰訊起訴抖音,索賠1億
近日,騰訊以抖音上存在大量未經授權搬運剪切《掃黑風暴》的侵權視頻為由,再次將抖音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并向其索賠經濟損失及維權支出共計1億元!
騰訊稱,騰訊視頻為《掃黑風暴》獨占信息網絡傳播權人,在發現抖音上存在大量相關侵權視頻后,曾多次向抖音發送《侵權告知函》。但抖音方在收函12小時內并未刪除侵權視頻,也未采取有效措施禁止用戶上傳侵權視頻。反而通過算法、技術等多種手段,主動推薦用戶觀看侵權視頻。
圖源|圖蟲創意
針對此事,抖音于8月21日在其官方微博作出回應,主要有兩點:
一是該劇集與抖音存在官方合作,騰訊工作人員曾主動聯系抖音,就電視劇《掃黑風暴》在抖音上的宣發事宜展開溝通。此后,與騰訊合作承制《掃黑風暴》的第三方與抖音達成合作,內容包括:在抖音開設電視劇官方賬號(賬號ID“SAOHEIFENGBAO”,昵稱“電視劇掃黑風暴”)并發布內容,開展站內挑戰賽及短視頻征集大賽等宣發活動。
二是在收到騰訊公司針對《掃黑風暴》的投訴后,抖音及時下線了被投訴視頻,共計下架視頻超8000個。
平臺“背鍋”了嗎
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維里,認為用戶上傳侵權視頻到某平臺,責任全在用戶,平臺似乎是一個被動、無辜的角色,不應被“連帶”。但實際上,熱門視頻對于平臺來說也有極高的流量效應,如果平臺不擔責,將導致各平臺間肆意放任侵權內容傳播,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打擊原創作者創作動力等。因此,平臺一定是有義務和責任對用戶上傳的內容進行審核及管理的。我國《民法典》對這一點也有明確的規定。
根據《民法典》規定,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絡用戶,并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圖源|圖蟲創意
既然明確了平臺的管理責任,我們再回頭看看抖音的這條回應,首先雙方僅針對有限內容進行了合作,抖音并未獲得該劇的網絡傳播權;其次,介于該劇的熱度,抖音下架8000條侵權視頻可能并不徹底。據此看來,抖音涉嫌侵權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賠1個億多嗎
小編認為,作為一部融合了眾多臺前幕后工作人員心血的優質作品,再多的賠償也不算多,但……這次騰訊的索賠數額屬實夸張了些。
來看看今年8月初公開的《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公司)與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圖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據該判決書信息,針對抖音平臺上存在大量用戶上傳的《王者榮耀》侵權短視頻,原告騰訊請求判令被告抖音立即停止侵害原告《王者榮耀》游戲著作權的行為,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520萬元。
而此案一審判決結果為:抖音賠償騰訊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維權開支10萬元,共計60萬元。且抖音不服該判決,正提起上訴。
索賠520萬,僅判賠60萬。這次騰訊干脆把賠償額度上升到了1個“小目標” 。不過可以預見,如若此案騰訊獲勝,以王者榮耀著作權侵權案為參考,其能獲得的賠償金額大概率也會“大縮水”。
來源:八戒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