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靠流量的明星們真的玩兒不動了!資本退潮,藝人私德被高度關注,平臺上那些依靠審丑或者裝瘋賣傻的網紅們均被時代和觀眾拋棄,主流文化更是不斷加碼,規范他們的行為,還網絡一個清凈的空間。
草根審丑
不少平臺上,各類網紅輪番登場,依靠互聯網和手機的發展,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粉絲。他們雖然短暫爆紅,但生命周期均不長,短到幾周,長則幾個月,就迅速被遺忘,被其他網紅替代。
比如,“吃個桃桃好涼涼”的網紅鳳小逸、“人類高質量男性“徐勤根”,“耶斯莫拉”創造者郭老師,或者紅極一時的辛巴,他們都有一些相同特點。
他們都出身草根,靠著特別的人設迅速走紅,大多與“審丑”有關,從而積累了巨大的粉絲基礎和流量,但網紅生涯又極其短暫,在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度之后總是因道德或法律問題而受到懲治,被平臺拋棄,被粉絲和大眾遺忘。
比如曾在平臺上爆紅的郭老師,90后出生的她被調侃有著一張“大媽臉”。郭老師順著粉絲的意思,開始了審丑直播。
她隨意扎著頭發,用做作的聲音和夸張的表情,說著自己自創的語言“迷hotel”,剝開一個獼猴桃后,又猛然把整個塞進了大嘴里,隨即迅速露出痛苦面具,發出如同“猴子一般的尖叫”。
夸張和怪異的表情,迅速戳中無聊的受眾,其他平臺的博主也借機搞一波流量,制造了有關她的表情包,大家一起享受流量帶來的變現狂歡。熱度一波波走高。
“郭老師”繼續開始經營審丑直播,經常素顏出境、邋里邋遢、蓬頭垢面,說話、行為也絲毫不顧忌。
在被封禁前,她在某短視頻平臺上,已坐擁700萬左右的粉絲數量。之前,她現身南京時,還引來粉絲圍觀,甚至導致交通癱瘓,令人驚訝不已。
部分粉絲喜歡她的“低俗”,但主流文化以及開始注意到她的存在。很快,郭老師全平臺的賬號都被封禁。原因很簡單,此前廣電總局發布的加強文藝節目和人員管理的通知,里面明確指出了“堅決抵制低俗‘網紅’,無底線‘審丑’”。
而粉絲眾多,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郭老師自然成為最先被規訓的群體之一。從爆紅到消亡,時間并不算長。
還有包括最近走紅的“人類高質量男性”徐勤根,其實也是“審丑”代表。他一開始并未引發反感,直到他計劃對粉絲群收費,幾萬元的年費引來質疑,隨后他的各大平臺也相繼被封。韭菜割得太明顯,自然遭人厭了。
此前的MC天佑、網紅溫婉、“煙嗓”莉哥等,都曾站在流量的金字塔上,但因為不恰當的言行,最終也都走向了消亡。
流量主播們爆紅的方法都是用邊緣的方式抓住流量,倒下的原因也都是因為在邊緣上走太遠。
審丑,注定是行不通的。它不過是一種高度透支人設,冒著極大風險的出圈方式,如果不及時改變形象,最后要么一地雞毛,要么徹底被封。
飯圈審美
與草根網紅相反,飯圈對于明星的喜愛,大多在“審美”,但這種審美也是極端化,對一些帶有女性氣質的男明星的喜愛,引發了主流文化的警惕。加上飯圈一些收割粉絲的做法,最終引來全網對飯圈的抵制。
有專業人士表示,資本捧紅明星,“小紅靠捧,大紅靠命”。有炒CP;是在網上做話題、參加真人秀等等,是流量明星能夠走紅的關鍵。
經紀人表示,除非選手本身實力非常超群,否則大部分都是用錢、用資源“做票”。而且有的藝人本身就是富二代,家庭聯合公司一起做票;也有藝人的母公司投錢做票;還有就是這些互聯網平臺方自己炒節目,自己做票。
這時候,飯圈的作用就發揮了。
藝人各種雞毛蒜皮的事都能引發關注,根本上還是資本聯合飯圈,一起炒作的結果。飯圈粉絲甚至會與一些網絡水軍沆瀣一氣,總之,有話題就行,管你是吵架還是討論、干仗還是高興,話題就是流量。炒CP、拉踩同行、撕番位、講究海報站位之類的。水平、能力、技術怎么樣可以不論,沒有話題和人氣就不行了。
因為流量明星的生命周期也不長,所以飯圈會幫助明星在短時間內迅速變現,瘋狂接廣告、接網劇、接綜藝、直播帶貨,甚至直接從粉絲那里集資。至于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漏稅等問題,也非常普遍。這也是主流文化與大眾開始反擊流量明星們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飯圈和明星后面,其實還有逐利的資本。資本就需要一個帥、干凈、有爆點、有一點點才華又聽話的人。這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吸引粉絲并變現。說白了,那都是資本的工具人。
專家表示,外部約束對劣跡藝人最有用。最近國家廣電總局發聲:文藝工作者要守公德、嚴私德;心懷敬畏,嚴守底線,不碰紅線,追求高線。并且提出了“工匠精神”,要藝人明星保持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從內部來說,經紀公司要自己規范起來,制定一套規范藝人的守則,定期培訓定期考核。
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對平臺網紅,對流量明星,所有藝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讓烏煙瘴氣的網絡得到了清理,還給娛樂圈和社交平臺,一個清朗的環境,讓整個行業得到了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