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漲價,是2021年股市的一大焦點,稀土、煤炭、有色、化工、鋰礦等價格的上漲,造就了諸多大牛股。
哪個品種在今后會持續大漲,進而引發相關股票上漲,成為各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最近,一則天然氣漲價的消息引起筆者關注:
據相關數據顯示,天然氣在亞洲本年度上漲了6倍,在歐洲一年的時間瘋漲10倍以上。
9月3日,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為4.7美元/百萬英熱,和3月份1.61美元/百萬英熱的價格相比,短短五個月上漲191%。
國內方面,9月6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的中國LNG出廠價格指數為5922元/噸,最近四月漲幅高達79.89%;較3月3日低點的3152元上漲高達87.88%。
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氣這個多數時候只有在冬天才上漲的品種,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依然淡季不淡,持續漲價!
天然氣的優勢在哪里?
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夏天價格狂漲的天然氣,供給和需求出現了什么變化呢?
我們都知道,供需錯配容易引發商品的大行情,一般來說,需求端的變化相對穩定,除非是一項新興產業爆發式增長(比如新能源車銷量大幅增長)才會引發原材料需求量的大增。
天然氣作為傳統能源,在需求端難道不是常年穩定嗎?
答案可能出乎意料,在節能環保的大背景下,天然氣的需求量其實是暴增的。
原因就在于,天然氣雖然是傳統能源,但也是清潔能源。
2021年,“碳中和、碳達峰”成為資本市場超級風口,在這個大背景下,光伏、電動車為首的新能源板塊成為亮點,它們都被視為取代傳統煤炭的替代品。
煤炭除了高污染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碳排放量高,而這正是天然氣的優勢。在產生相同熱值的情況下,使用天然氣比煤炭減少碳排放68%。
在氮氧化物排放方面,燃氣電廠比燃煤電廠平均低55%左右;在煙塵排放方面,燃氣電廠比燃煤電廠平均低70%左右。
排放低的同時,燃氣發電比燃煤發電的能耗也低。在同樣能源當量的情況下,燃氣電廠比燃煤電廠能耗大約低20%。
天然氣與煤炭相比,天生具有節能、減排、環保的優點。
全球天然氣需求量飆升
正是基于天然氣的優點,最近幾年,中國一直在進行“煤改氣”,加大了天然氣對煤炭的替代。
越來越多的居民冬季采暖由煤炭改為天然氣,導致了中國天然氣進口量越來越多。
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口天然氣7930.6萬噸,增加22.2%。
天然氣需求量的激增,也導致液化天然氣船(LNG)價格飆升。8月份,LNG船新造船價指數為151.29,同比增長11%,創6年來最高。分析機構預計,LNG船訂單增加勢頭將持續到2023年。
國外方面,作為世界三大經濟體之一的歐洲,在2021年碳交易機制進入到第四階段,碳配額的總供給大幅減少,導致了碳價不斷攀升。
目前歐洲在發電領域大力推進天然氣代替煤炭,天然氣需求量不斷上升。
每年歐盟都要向俄羅斯進口大量天然氣,目前俄羅斯國內卻也出現天然氣不足的現象,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能源庫存已基本耗盡。11月1日之前,俄羅斯需要實現726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庫存目標,才能滿足國內的冬季需求。這一數字,幾乎是6月底的兩倍。
俄羅斯的確是天然氣生產大國,但同樣也是天然氣消費大國,如今要為不久之后的冬季儲存天然氣,只能先顧著自己,這讓歐洲更加面臨“氣荒”的窘境。
天然氣股票漲停潮
無論是中短期,還是中長期,天然氣似乎都易漲難落,在“淡季不淡,一直漲價”的情況下,最近A股的天然氣板塊也出現明顯上漲。
比如新天然氣(603393.SH),從7月下旬的17元附近,漲到了目前的32元以上,最近4個交易日更是出現了3個漲停板,短期將近翻倍。
此外,石化機械最近2個交易日2個漲停,寶莫股份、新潮能源、九豐能源在9月7日都出現了漲停。
天然氣股票們出現了漲停潮!
目前的天然氣板塊指數,已經連續上漲一個多月,中途很少有回調,這體現了板塊的整體強勢,以及資金不斷在這個板塊加倉的動作。
天然氣作為一個大行業,分為氣井類公司、開采設備類公司、城市燃氣銷售公司。
由于城燃類上市公司很多都以XX燃氣為股票名字,因此大部分投資者第一反應都是天然氣漲價,這些公司最受益,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天然氣價格上漲,最受益的是有氣井資源的公司和開采裝備類公司。
有氣井資源的公司,在天然氣產業鏈的上游,在整個價格上漲周期里,屬于“躺賺”的角色,利潤會升高的非常快。
我們看鋰電池產業就不難發現,鋰電池需求量的暴漲,讓有鋰礦的上市公司大賺特賺,而鋰電池制造商,面臨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反而會出現毛利率下降的情況。
而開采裝備類公司,屬于“賣鏟子”的角色。天然氣價格大漲,會讓資本加大對氣田開采的投入資金,這就導致了裝備銷量的明顯上漲。
城市燃氣類公司,業績彈性對氣井類和開采裝備類公司相比,反而更小。
結束語
國際上,美國與歐洲的天然氣庫存已經來到最近5年的低點,而中國各省份隨著煤改氣的推進,天然氣需求量會處于確定性增長的狀態。
2020年,我國天然氣產量為1925億方,有機構預計2025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將達2500億方,2040年將達3000億方。
在長期產量確定增長的情況下,老的氣井枯竭后陸續關閉,新增產量嚴重依賴新的氣井,因此天然氣設備類公司會更明顯受益,增速將大概率超過氣井類公司。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能源轉型的推動下,天然氣價格上漲的最大因素將由天氣變化、國際地緣等中短期因素轉為長期需求確定增加這個因素,短中期內高位,長期內上漲,或許就是天然氣價格的主要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