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甘肅省隴南市,可能許多人并不了解這座城市,因為它的知名度并不高,甚至很多人認為他只是天水的一個縣,但實際上它的的確確就是一個地級市,一個下轄八縣一區的縣級市。這座城市非常特殊,說它屬于大西北吧,它又處在秦嶺南側。說它位于干旱貧瘠的甘肅吧,它又山清水秀,綠樹成蔭 ;說它屬于南方地區吧,大多數人又說的是北方口音。
其實家鄉的風景,氣候,空氣質量都在國內屬于頂級的存在,尤其是隴南東部地區,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植被覆蓋率很高,還有許多珍稀動物,如國寶大熊貓,金絲猴等。可以說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最近幾年的美麗鄉村建設也是走在全國前列,尤其是我所在的康縣,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幾乎每一個村莊都非常漂亮值得游覽一番。
但是不得不承認,隴南市的經濟十分落后,工業基礎也十分薄弱。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以后都選擇走出大山,到大城市去闖蕩。記得高中畢業時,許多人都選擇了蘭州的高校,也有很多人去了東部沿海地區,或者西南地區。大學畢業以后,我的許多同學都選擇在北上廣深或者其他省會城市工作。或者回老家考公務員,也有很少的一部分回老家創業。
如今畢業已經六七年時間了,我嘗試著聯系了許多人,他們都分布在哪里呢?有一部分普通大學或者大專院校畢業的,通常在江浙一帶,在小企業從事簡單的技術或者體力工作。
重點大學畢業的,大多數供職于大型上市企業,央企,地方國企等,論是收入還是前景都不錯。也有繼續讀研深造,最終在高等院校從事教育工作的。因為缺乏商業鍛煉,所以獨立創業的數量并不多。
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的,有一部分選擇在老家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但是據我了解,雖然甘肅隴南老家經濟落后,但是行政事業編崗位還是非常緊缺,競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
另一部分人年輕人,他們或許在初中,高中就已經輟學了,沒有受過一天高等教育。他們的選擇會更少,大多數也去了北上廣深或者其他大城市打工。工作也是比較辛苦,簡單的工作。比如有些在電子廠,有些去了建筑工地,有人去服務行業。當然了,這一部分人,也有少一部分人選擇留在家鄉,這部分人有的在家搞養殖,中藥種植,也有人有學了一技之長,從事裝修,汽車修理,或者挖掘機、工程設備操作等。
而言之,有一大批人都在外打拼,每年只能回一次或者兩次家。如果是像我這樣在新疆打拼的年輕人,或許更難回家看看。但是據了解,有很多人還是深愛著自己的家鄉,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夠衣錦還鄉,你家鄉的建設提供力量。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更多的無奈,因為在家鄉沒有足夠多的就業崗位,如果選擇創業,也沒有更多的選擇余地,營商環境也不如發達地區。
這就讓很多人想到“家鄉留不住肉體,他鄉留不住靈魂”,許多人其實都是非常熱愛自己家鄉的,但是出于無奈,卻將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外地,有些甚至和我一樣選擇在外地定局,過著陌生而熟悉的生活。
甘肅隴南的游子們,你們內心的聲音又是咋樣的?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家鄉,在最熟悉的環境過最想過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