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紡織大國,你知道我國每年會產生多少廢舊衣物嗎?
據統計,我國每年纖維加工總量約達5000萬噸,年產生超過2600萬噸的廢舊紡織物。
然而這2600萬噸的廢舊紡織物,
回收利用率不足10%。
如此巨量的紡織物一般怎么處理?
捐贈
雖然我們都希望能把自己的舊衣服捐給有需要的人,但考慮到受贈人自身實際情況和受贈地區氣候、物流條件等捐贈要求較高,很難完全匹配。
舊衣回收箱
小區的舊衣回收箱普遍可見,但回收過程不透明、不規范,導致部分回收后的舊衣物究竟去了哪里無處可查。
家中堆積
由于棄之可惜又回收無門,居民淘汰的舊衣物往往堆在家里,既占空間,又不美觀。
當垃圾扔掉
當成其他垃圾扔掉是最不可取的做法!很多衣物包含難以降解的成分,如果被當成其他垃圾填埋將會對水源及土壤造成嚴重的污染;如果被焚燒,焚燒時從染料和其他材質中產生的大量有毒氣體將直接污染大氣層!
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測算,如果我國廢舊紡織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每年可提供的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相當于節約原油2400萬噸,還能減少80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節約近三分之一的棉花種植面積。
由于廢舊紡織品的再生利用難度大、效率低,目前我國廢舊紡織品的綜合利用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和利用尚未實現有序發展,致使廢舊紡織品日益增多、數量巨大,占據大量空間,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另一方面,再生行業普遍存在“小散亂污差”,循環利用效率偏低,亟需技術提升。廢舊衣物作為眾多“垃圾”中的一種可回收物,看似“小事”,但未正確處理所帶來的危害之多令人咂舌。因此,解決廢舊紡織物堆積浪費、回收利用率低的現狀亟需一條完善規范的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鏈條回收處理方式。
愛分類如何處理廢舊紡織物?
01
前端收集:上門源頭收集
02
中端運輸:統一專車運輸
03
末端綜合分選:對混合可回收物進行紡織物初選
04
末端精細化分選:對紡織物進行再精細化分選
愛分類對廢舊紡織物的資源化處理
(1)循環利用:
針對成品較新的舊衣物按照季節性分類消毒并打包,供有需要的地方二次循環利用,實現廢舊衣物最大化的價值利用。
(2)再生再造 降級利用:
對質量較差、有破損等廢舊紡織品進行開松、紡紗、成網等,制成再生紡織品,如手套、拖布、工業用抹布、塑料棚保溫棉被、再生纖維布塊、工程保溫棉,農用保溫棉被、汽車坐墊等再生品。
(3)無害化處理:
對于一些材質特殊、成分復雜、難以再利用的紡織物,將對其進行統一的無害化處理。
紡織物的回收利用是推動垃圾分類減量利用的重要舉措,目前愛分類已覆蓋居民60萬戶,三年多以來累計回收處理廢舊紡織物近5萬噸,減少碳排放18萬噸,相當于植樹1005萬棵,減少使用水21.5萬噸,減少使用化學染料400噸。
愛分類一直秉承著讓萬物得以循環利用的初心,盡己所能讓所有可回收物應收盡收、應分盡分、應用盡用。未來,愛分類還將不斷創新完善全品類全鏈條全循環運營模式和便民服務,堅持以垃圾源頭分類減量與資源利用為核心,持續為美好人居環境與無廢城市建設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