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說,人在旅途,現在活成了人在囧途,要怎么樣才能克服生活的焦慮與沮喪?要先學會做自己心地的主人。
有些時候生活中總是大倒苦水,大喊寂寥,大喊窘迫,無可奈何,它其實是一種心態的不夠強大,害怕失去卻不敢放手一搏,希望未來成功,卻又促進不了自己當前的信心出發,所有的焦慮,都是對未來旅途不確定的困惑。
生活永遠是豐富的,不要擔憂生活會缺失了故事;有些時候也不要困頓于自我的寂寥和孤獨,沒有人遺棄誰。
所有的孤單、寂寞和煎熬、寂寥,其實還是自我內心思維的一種缺失。增強自我內心信念的豐富,才是打開生命遼闊的萬里山河,豐富自我。
行走時光,歷練從容,防患未然,啟迪思考。每個人都需要去化解我執,去除我慢,融合人和人關系的和諧,拉近心地和心地之間的距離,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客觀的行為。
防患未然,這所有的經過,就是把所有這些逆境順境、是非對錯、人間恩怨,把它當作是一個重組自我的生命數據。
把種種的不順心,把種種的懊惱,把種種的不愉快,都把它當作是一個啟迪人生重新思考的一個契機,防患未然,啟迪思考。
把所有的經過就當做對自己的一種教育,是重組生命數據的一個具體運用。不要走到那里,就堵到哪里,這路還要向前走。生活需要柔和,一切都是經過,那些所有的一切要適當、適可、適宜。
它都是從中經過,而不是抓在手里的一種掠奪,更不是一種盲目的占有,都是歲月中的一個經過者、良好的表達者、美好風景的一個描繪者。
時光中經過,深刻了記憶,豐富了閱歷,增加了認知,成為了自己這一場生命中一種和風徐來、生命收獲,生活還需要柔和、柔和、更柔和。
柔軟的力量,柔軟的改變,柔軟的呈現,柔軟的一種鏈接,用一種個更柔和的態度,去呈現著自己生命當中、時光當中的經過,是一種很快樂也很自在、回歸內心自在的生活的經過,要柔和。
活起來要有一點飄逸,要有一點灑脫,要有一點點超脫,不被世俗所困惑,不被世俗所折磨,不被世俗所困頓,不被世俗所傷害,能夠更多的飄逸和灑脫。
自己才是自己內心世界真正的主人,自己才是自己良好生活的真正助推者,自己要什么樣的一個人生,啟迪思考,每天經過的生活瑣碎,就是活生生的人在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