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從古至今,無數的人們都喜歡在夜晚抬頭看星空。望著夜空中呈現出現的無數星星,古時候的很多人們都會思考:它們到底是什么?
由于古人缺乏科學的認知,對于地球之外的世界可以說基本一無所知,于是對于太陽,月亮以及無數的星星都充滿了神秘的好奇,于是有了各種有關星星的神話傳說。
當人類走進科學發展的道路之后,在科學的殿堂里,我們知道了地球之外還有更加浩瀚的宇宙空間,而我們在夜晚能夠看到的那些星星,基本上都是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恒星。
天上的那些星星基本都是跟太陽相似的恒星,這樣的答案如果告訴古時候的人們,估計沒有幾個人會相信。古人們很難將熊熊燃燒的可怕太陽跟那些星星聯系到一起,在古人的眼里,太陽那是至高無上的,帶給了這個世界光明和溫度,帶來了希望,而那些星星則顯得弱小很多,完全跟太陽沒有可比性。
可是如今有了科學的目光,我們都知道,太陽相對于天上的那些星星來說,才是微不足道的。很多的恒星都遠遠超越太陽,比如目前已知的最大恒星盾牌座UY,它如果取代太陽,那么軌道能夠達到木星附近。
宇宙是浩瀚廣闊的,恒星是宇宙最重要的一種天體,也是普遍存在的一類天體。恒星依靠自己的質量優勢,組成了一個恒星系,而大量的恒星系又組成了更大的一個星系。比如銀河系,那么銀河系很大嗎?站在太陽系的的角度,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包含了大約1500-4000億顆恒星。
太陽系在銀河系面前就是一粒塵埃,那么在宇宙中到底是多少星系呢?目前的數據可能會讓人們感到絕望。要弄明白宇宙到底有多少星系,我們需要一級一級來進行分析和統計。
銀河系在太陽系面前是一個龐大的星系,可是走出銀河系之后,你就會發現它根本不算什么。銀河系的周圍有不少的大星系,比如距離我們達254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它的直徑達到了22萬光年,比銀河系大多了,包含了大約10000億顆恒星。
除了仙女座星系,銀河系還有三個鄰居,分別是距離銀河系16.3萬光年的的大麥哲倫星系,距離銀河系21萬光年的小麥哲倫星系和距離銀河系300萬光年的三角座星系。
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是宇宙的基礎系統單位,它是由眾多恒星,氣體 ,宇宙塵埃以及各種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聚合在一起的一個龐大系統。如果將宇宙比作一片浩瀚的海洋,那么各個星系就相當于這片海洋中的一個個島嶼。
而眾多的宇宙島又會在更強大的引力作用下,形成更大的一個結構,一個系統,比如銀河系同周圍約50個星系,共同組成了一個星系群,我們稱之為本星系群。本星系群的直徑大約是1000萬光年,直徑達到了銀河系的100倍。
本星系再跟其它的各種星系群結構共同組成了一個更大的宇宙結構,我們稱之為室女座超星系團,包含大約2500個星系,直徑范圍大約為6500萬光年。而在室女座超星系團的外面則是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包括了至少100個星系群和星系團,直徑范疇達到了2.2億光年左右。
那么室女座超星系就很大嗎?當然不是,它的上面還有更大的系統,我們稱之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這是一個橫跨達5.2億光年的宇宙系統,包含了室女座超星系團,長蛇座星系團,半人馬座星系團等總共大約10萬個星系。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這樣的宇宙超級結構,在宇宙中有很多,它跟臨近的其它超星系團共同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宇宙纖維狀結構。這些有宇宙超星系團組成的纖維狀結構就像一張大網。在大網的中央是宇宙的空洞,那里空無一物。
這種纖維狀宇宙超級結構,我們也稱之為長城,它有5億光年長,3億光年寬,厚度達到了1500萬光年。而組成這個長城的那些無數細小的沙子就是一個個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
如此浩瀚的宇宙結構讓人們大開眼界,可是當我們將目光放得更遠一些之后,你就會發現,這個纖維狀的大尺度結構也不算什么。站在目前92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范圍內,它也只是一粒塵埃。而目前科學家可觀測到的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
可能有人說,這個數字也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可事實上這只是目前人類現有科技之下的一個觀測數據。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未來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長。即使是我們目前觀測到的大尺度宇宙空洞中,也不是沒有星系存在,只是比較稀少,以人類目前的觀測能力還無法發現。
除了可觀測宇宙范圍,還有一個不可觀測宇宙范圍,這可能會是一個更加浩瀚的區域。由于光的速度是固定的,只是光速,而宇宙的膨脹是超越光速,星系間的距離越大,遠離的速度就越快。當距離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就會超越光速,而這個星系之外的宇宙空間,光子的速度小于宇宙膨脹速度,將會永遠到達不了地球,我們也無法觀測到之外的星系空間。
由此可見,可觀測宇宙之外有可能存在的星系數量更是龐大,想要觀測超光速膨脹之外的星系空間,以目前人類的觀測技術是無法做到的。只有在未來我們研究出更強大的探測設備,才有可能無視距離觀測整個宇宙空間。那個時候,宇宙星系的數量數據有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