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上線一檔互動音樂類綜藝節目《為歌而贊》,引入新模式將30余組音樂人,以熱歌VS新歌的形式進行正面對決,上線幾期火力全開,讓人感嘆音樂綜藝還能這樣玩。
年度最新穎音樂綜藝
綜藝節目貴在推陳出新,浙江衛視和抖音這次的合作走對了方向,帶給觀眾們的音樂體驗也是前所未有的。
這檔節目說白了就是把平時刷手機彈幕上的觀眾們全部請到臺下,現場感受歌手演唱的魅力,以最直觀的方式點評歌曲,并且實現電視端和手機端同時互動、點贊、評論。
將抖音神曲搬上舞臺重新演繹,實在是新穎又高明的玩法。
這檔節目最爽的玩法:單期點贊最高的歌曲,將獲得抖音創作者們組成的百贊團和爆贊團的聯合拍攝視頻推廣歌曲的機會,意味著一首歌短期獲得上億關注度。
《為歌而贊》最大的看點是改變了以往選手臺上演唱,導師點評的固定范式,不再有人情世故、煽情劇本,歌手直面“辣評”、“差評”。就連大牌歌手都不能幸免地要接受臺下觀眾最中肯、最辛辣的點評。
對于長久忍受內娛綜藝劇本、煽情、作秀等痼疾的觀眾,《為歌而贊》無疑是換了一道菜,不再是一股腦的尬吹,觀眾們的多元化口味得到滿足。
如何做到多元化?
從節目請到的歌手就能看出十足誠意,老牌歌手崔健、張信哲、張韶涵,新聲代鄧紫棋、阿云嘎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實力派。
再新一些的新聲代,劉柏辛、陳粒、The9、寶石GEM等等。
嘉賓陣容不僅涵蓋各個年齡段,還涵蓋了各個圈層、各種音樂形式。
連臺下觀眾,都是帶著專業來的。這年頭沒兩把刷子,真材實料還真沒法來這個節目。
陣容強大,新熱強強聯手
《為歌而贊》第一期就燃爆了。
崔健作為首位開場藝人,帶著他的樂隊演繹歌曲《飛狗》。瞬間將舞臺熱度值拉滿,熱血沸騰。有人說感動之處在于:老一輩音樂人用自己的方式給新一輩音樂人領路。這大概就是音樂最大的感染力。
第二個亮點是張韶涵帶來的。這些年來,她一直在不斷挑戰自己,不僅能接受大眾的聲音,也帶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尋求每一次的突破。
面對差評,她說:“任何聲音我都接受。但是我覺得當你們在看一個作品的時候,需要真正花心思。各個平臺給機會讓所有年輕人可以在短時間內靠自己一夜暴紅,但同時我們要互相欣賞作品,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營造起來。"
這是一段相當有格局、有力量的發言。
第三個亮點,在于音樂的碰撞。
為什么用心大制作的歌曲傳唱率不高。這是所有音樂人的難題,情歌王子張信哲依舊堅持用最傳統音樂制作的模式。寶石哥則選擇老歌新唱,將《最浪漫的事》加入接地氣歌詞、融入東北二人轉的音樂因素,真的絕了。
走出舒適圈的歌手們
馬思唯說:以前很在意聽眾的聲音,當有些人給新歌差評時,內心會很難過。可是站在這個舞臺和聽眾面對面交流時,卻能坦然接受了,這是不一樣的感受。音樂人需要跟聽眾互動,需要接受不同的聲音,方能成長。
這一點在The9身上應驗了,對比第一期歌曲無編舞有點亂,歌曲本身像討厭的鬧鐘鈴聲等吐槽,她們不卑不亢做出調整。在第二期的舞臺上,The9發光了。
觀眾席有人眼里泛出了淚光。作為一個充滿爭議的女團而言,拋開最拿手的唱跳,只是單純安靜演繹一首歌,無疑是挑戰。她們用自己的理解唱出這首《凌晨一點半》的精髓,帶著小慵懶、小小傷感的氛圍感,仿佛就是生活中某個時刻的我們。
限定團The9到今年11月份就要解散了,作為目前國內最火女團,她們承載著無數粉絲們的喜愛和期許。但有一說一,瑕疵確實存在。拋開顏值談音樂專業,The9全體成員唱功除了隊長劉雨昕具有較強辨識度,其他幾位隊友唱功真的還需要提高。
專業和非專業的差距很明顯。前有張韶涵帶來的抒情歌,情感共鳴度滿分的原創作品《念念》,我們看到了專業歌手爐火純青的成熟唱功和在不同風格間轉換游刃有余的能力。后有唐漢霄和樂隊的激情演繹的熱歌《綠色》。如此一來The9音樂毫無亮點,直白地說就是聽完沒有記憶點。
音樂是很真實的存在藝術,要有傳唱度、記憶點、還要引起聽眾共鳴。這需要歌手的天賦和后天努力。年輕的小偶像們,繼續努力未來可期。
最新一期鄧紫棋帶著新歌《超能力》炸場、壓軸演出。
一曲歌畢,全場尖叫,太燃了。
真正的歌手當如此,創作力爆表、表現力爆表、帶動觀眾情緒的共情能力同樣爆表。
鄧紫棋的火,仿佛讓我們又看到了千禧年港臺音樂的黃金時期,過去的歌手是用優秀的音樂作品供養市場,當今歌手們卻要靠自身流量去供養歌曲。
好在鄧紫棋身上還保留著這份傳統音樂人的靈魂。鄧紫棋說:音樂是我的出口,我不在乎的東西我不寫。現在的我越來越敢去實驗,去嘗試做不同風格,保持思想上的開放。一句話回答了專業與非專業歌手間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對音樂的態度。
你是用心做音樂還是靠音樂做噱頭秀自己,這是兩碼事。
節目已播出過半,相信后半場有更多的精彩。《為歌而贊》值得我們靜下心思考觀察歌手,用心聆聽作品,看看千萬人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是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