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父母的眼里,他們的孩子都是最優秀的,我們既為孩子的長大而開心,但不可避免的也會為一些育兒難題而感到擔憂。
而眾多的育兒難題中,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家長,那就是孩子的“身高”問題。
糖媽認識的很多家長都在為孩子的身高發愁,父母矮的怕基因不好,父母高的又嫌孩子長的慢。
你別看不少家長們為孩子的身高著急上火,但根據《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顯示:只有不到13%的家長會定期監測孩子的身高。
而90%的家長雖然著急,但卻并不會對孩子的身高干預,頂多給孩子買點鈣片之類的,之后就任孩子的身高自由的增長了。
但你知道嗎?根據相關研究:只有不到10%的人屬于“晚長體質”。
有多少孩子是因為家長的盲目自信,而錯過了最佳的身高補救期,看見這篇文章的父母們可別再重蹈覆轍了。
孩子骨骺線閉合前,會發出3個信號
幸好孩子在骨骺線閉合以前,會發出3個信號,家長們一定要抓住孩子“停止長高”的信號,在骨骼閉合前做好最后的沖刺,在多長5厘米。
孩子骨骺線閉合前“長高速度會變慢”,如果你發現孩子最近不怎么長個,或者身高低于同齡同學太多,那么一定要警惕起來。
孩子1-3歲,每年平均增高10cm左右;2-3歲之間,每年增高7cm左右;3歲-青春期之間每年會增高5-6cm。
家長最好養成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的習慣,像糖媽就專門準備了一個小本子,記錄糖果身高發育的情況,一旦身高增速變慢也能及時發現。
大家都知道,青春期伴隨著第二性征的發育,其實這也是孩子骨骺線閉合的信號之一。
正常來說,男孩進入青春期的年齡應該是12-14歲;而女孩則在10-12歲左右。
如果你發現孩子早于這個年齡就開始發育“第二性征”了,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盡可能的讓孩子恢復正常的發育情況。
幼兒的骨骼和肌肉都是比較柔弱的,但進入青春期后他們的“肌肉就會變硬”,這是為了保護長在發育的骨骼不受外界傷害。
尤其是男孩子他們的身體會變得更硬,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肌肉變得硬邦邦的,那么也要留心,這也是骨骺線即將閉合的信號之一。
孩子到底幾歲停止長高?
很多家長都會好奇孩子到底幾歲停止長高,關于這個問題有人說18歲,也有人說23歲還能“竄一竄”。
根據相關研究,人在20歲以后主管骨骼生長的腦垂體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
所以即使是長個比較晚的男生,在20歲之后也很難大幅度的躥高,頂多一年長高1-2cm左右。
比起研究孩子長高的最晚年齡,家長還不如抓住孩子身高發育的巔峰期,在骨骼線未閉合之前再多使把勁。
家長首先做的就是要及時監測孩子的身高發育情況,以年為單位記錄下孩子今年長了多高,并根據正常的發育數據進行比對。
兒科醫生傅君芬建議:3-15歲的兒童應該定期去醫院測試骨齡,方便更準確的判斷出孩子的生物學年齡。
必要時,家長還可以去醫院測一下孩子的骨齡,看看孩子骨骼線的情況,及時對孩子的身高做出調整,骨齡測試的準確率相當高,一般誤差只在上下3cm左右。
此外在營養、運動和睡眠上也要多下功夫,尤其是睡眠直接影響到了生長激素的分泌,想要孩子長高的家長一定要多注意。
最晚也要讓孩子在22:00之前入睡,保證生長激素的分泌。
冬季的室外運動也不能落下,有研究發現冬季堅持運動的人,其抗寒能力是正常人的8-10倍,所以別在怕孩子凍著就不讓他們出門運動了。
孩子需要運動加快血液循環,刺激骨骼增長,更需要室外的陽光促進鈣質的吸收。
在飲食上,應該少讓孩子吃外賣和零食,平時做菜也要做到少油膩少辛辣,營養均衡葷素搭配,保證每日肉蛋奶的攝入,孩子想不長高也難。
冬季是孩子身高的“低配期”,戶外運動量大減,又十分嗜睡,很多孩子甚至一個冬天都不咋長個,媽媽十分焦心。
別的幫不上忙,在飲食上應該是媽媽的拿手好戲。寶媽可以看看這本《兒童長高食譜》,書中圍繞著38種常見的長高食材,如蝦皮、海帶等,精心研發出了193道菜譜。
“健康大講堂”主編,內容可比網上那些亂七八糟的偏方權威多了。兒童五個年齡段: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學齡期、青春期該咋吃,從輔食到孩子10多歲,都有具體指導。
盡管書中每個步驟都有詳細講解,如果你是廚房小白,依然可以掃碼觀看。一本書優惠價29.8元,卻能給孩子一個拔高的基礎,點擊上方鏈接即可購買!
你家孩子出現“骨骼線閉合”的信號了嗎?你覺得孩子能長到幾歲?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松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