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車企而言,市場認可度無疑是實力好壞的指南針,而能夠體現市場認可度的數據,恰恰就是銷量。這不,雖然9月才剛剛開始,已經有不少新勢力車企以及銷量不錯的品牌公布了自家的銷量數據。從數據來看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尤其是新勢力車企方面,整體局面也出現了比較大的更迭。
單就新勢力車企來看,理想汽車繼7月問鼎新勢力品牌銷冠后,8月份以9433輛再次位居第一。同時,讓人非常意外的是,曾經的領頭羊蔚來汽車已經從第一梯隊跌出,8月銷量竟然比哪吒汽車還要低。儼然,國內新勢力已經變成了“理小哪”的格局。
盡管新勢力車企間的格局發生了變化,但從數據來看,說實話新勢力們的表現算不上優秀,因為即便是排第一的理想汽車,其銷量也未能達成曾經定下破萬的市場目標,表現屬實讓人感到唏噓。
好在國產新能源品牌除了這些造車新勢力外,還有一家叫比亞迪的企業。緊隨新勢力品牌之后,比亞迪近日也公布了8月份的銷量數據。而與新勢力們的成績相比,如果說“理小哪”的銷量是“4個2”的話,我想比亞迪的銷量應該算是“王炸”了吧。
比亞迪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比亞迪旗下乘用車總銷量達到了67630臺,實現同比增長90.5%,環比增長18.7%;其中,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銷量足足有60508臺,同比增長更是高達331.9%。不論是DM車型還是EV車型都有超3萬的市場成績,其中秦PLUS共銷售20676輛,漢作為售價超過20萬的旗艦轎車,也在8月份賣出9035輛,而這樣的數據對比新勢力車企們,顯然有著絕對的優勢。
據我所知,這已經是比亞迪銷量連續第4個月銷量大漲了,而憑借不斷上漲的銷量數據,其1-7月累計銷量已經超過大眾,排名升到了世界第三,同時比亞迪的單車銷售均價也達到15.18萬,超過了大眾平均單車售價。若接下來比亞迪的銷量保持現有的漲勢,第三季度其累計銷量也很有可能會向排在第一的特斯拉發起沖擊。
為啥在2021年,比亞迪汽車的銷量會突然實現持續增長呢?很多人覺得是因為DM-i超級混動系統的推出。不可否認,DM-i超級混動系統的推出是一方面原因,但除此之外,比亞迪多年深耕新能源領域打下的堅實基礎,以及自下而上廣泛的車型布局,更是關鍵所在。
正所謂任何事情要想做成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一樣,比亞迪實現銷量持續增長同樣如此。時間來到2021年后,大家不難發現新能源車的熱度開始逐漸超過了燃油車,就連上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下半年的成都國際車展,也幾乎成了新能源車的主場。所以比亞迪汽車在2021年實現銷量持續增長,恰好就是遇上了新能源車深入人心的時期。
時機對了,比亞迪多年的研究成果:刀片電池和DM-i超級混動,兩項核心技術又都是處于業內領先的地位。像使用了刀片電池的車型如比亞迪漢EV,以及使用了DM-i超級混動的秦PLUS、宋PLUS等車型,就都成為了比亞迪汽車的代表作,。而它們已交付車型具備良好口碑、未交付車型排隊的現象,以及海豚上市不久又導致熱度高漲,就更進一步提高了比亞迪的品牌形象。自然而然,比亞迪的熱度和口碑就傳播開來,銷量提升也就成為了順帶的事情。
現如今,在國內新能源車這條賽道上,不難看出比亞迪是最有潛力實現彎道超車。開頭提到的新勢力們,要不旗下全是高端車,如理想、蔚來,要不就全是相對低端的車,如哪吒,且沒有特別核心的競爭力。然而比亞迪不同的是,從幾萬塊到幾十萬的新能源車都有布局,而且像電池、芯片這些核心領域,比亞迪也都具備十足的話語權,甚至還有消息稱,特斯拉也有可能采用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特斯拉近期在國內外的市場表現也比較慘淡,7月國內銷量甚至只有8621臺,受到芯片供應的影響,8月銷量估計也不會太好,而這對于比亞迪來說,也是一個難得超車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