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黃永玉的畫,我的直接感受就是:嗨,這老頭皮得很。
后來翻閱了不少黃前輩的文字記載,不禁萬分欽佩。一個人究竟需要何種程度的大智慧,才能像黃前輩一樣,一生都是少年。
如今,80多歲的黃前輩經常戴個貝雷帽、叼根大煙斗,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他身上的那份才子的狂傲并沒有隨著時間、閱歷而有絲毫退減,反而越發顯得清澈。
白巖松去他家采訪的時候,看見他院子里停著的跑車,便問:“老爺子,你都一大把年紀了還玩這個!”黃老不服地回懟道:“我又不是老頭。”以黃老的脾性這回答都是客氣的,若是平時估計黃老會說“你才是老頭子,你全家都是老頭子。”
作為一代大師,我們熟悉黃老的畫、黃老的文字、黃老的木刻,黃老在各個領域的造詣皆非同一般。不僅如此,黃老在愛情上也是異于常人的優秀,黃老的愛情堪稱人間標本。當然我們不是八卦,非要扒人家的隱私,只是黃永玉和他太太張梅溪的愛情著實羅曼蒂克。
現當下年輕人談愛情遇到點難題就放棄,稍有不和就離婚,雖然的確是做到了絕對的尊重自我,但也無緣深邃的愛情。
因為所有深入骨髓的愛情,注定需要個人克制自己的私欲,讓渡部分權益,來成全成就兩個人的相濡以沫。
年少時期的黃永玉,是個身材不好、長相更不好的倒霉孩子。雖有一身才華,可和玉樹臨風根本搭不上邊。倒是出身書香世家,表叔是赫赫有名的沈從文,但他自己卻是個天天逃學的主兒,用現下的時髦話說就是個“頂級學渣”。
那時的黃永玉特別喜歡泡圖書館,他瘋狂地迷戀各種和學業無關的書,最終毫無意外地掛科,留過五次級,最終還是沒能完成學業。輟學后的黃永玉做過瓷場小工、戰地服務團團員、學校教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過著四處流浪四處謀生的生活。
19歲時,黃永玉輾轉到了江西,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一生的女神,張梅溪。和大部分愛情故事的開頭一樣,張梅溪有著優越的出生,出世脫俗的外表。黃永玉一眼就愛上了這個絕美的女孩。
見到她,平日特別能叭叭的嘴皮子突然就不知道說什么了。最終竟然憋出來一句:“我有一百斤糧票,你要嗎?”
沒頭沒尾,仿佛一個傻子。
必然是遭到了拒絕。
但回過神來的黃永玉,立馬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他抱著手風琴天天等著張梅溪,只要張梅溪經過他便吹起曲子。笨拙有真誠的追求,最終打動了沒人芳心。在眾多追求者中,張梅溪最終還是選擇了有才華又真誠的黃永玉。
天造地和,郎情妾意,他們欣賞彼此的靈魂。他守著她的溫婉柔情,她守著他的才華和孩子氣。戀愛的時長浪漫也短暫,他們的愛情很快就迎來了張梅溪家人的反對。那時的黃永玉真的太窮了,他完全無法給予張梅溪世俗意義上的美好生活。
愛有一個人,就會舍不得她受苦。
黃永玉知道自己給不了張梅溪更好的生活,也不想成為她的后退,最后狠了狠心,離開了張梅溪,去了贛州。只是他沒想到那個姑娘心中早已認定,他是她一生都要堅守的人,哪怕窮困,哪怕沒有錦衣華服,她也不想離開他。
她要守著他。
所以,張梅溪在某個平常的日子里,給家人說要出門看戲,然后義無反顧地私奔向黃永玉。
或許命運的使然,張梅溪沒費多大的力氣就找到了黃永玉。
失而復得,讓兩個人都分外珍惜彼此,也更認識到彼此的重要性,說什么都不要再分開了。在眾多友人的幫助下,兩人舉辦了婚禮。他們一起生活了76年,經歷過富有、貧窮、黑暗,但始終沒有放棄彼此的手。
2020年,張梅溪離世,黃永玉親手為其寫下訃告,素來狂放不羈的字,變得公正克制,可見內心的那份痛。
人終有一死,但死亡并不能切斷彼此相愛的兩個人,張梅溪將永遠是黃永玉的女神,永存心中。這樣的愛是多么的深厚動人,它讓我深深地了解到,這個世界真的有人把自己的一生,過成了童話故事。
其實人最終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很多人之所以在情欲里迷茫,不過是因為對人性認識的不夠透徹,抑制不住自己的原生欲望,又渴望別人能夠對自己至死不渝。簡單來講,就是抱著王八蛋的心態談深情,結果當然一地雞毛了。
所以,這個世界上有真愛嗎?
當然有。
那你能不能得到呢?
能。
但前提是你需要發自內心的想要,發自內心的把自己變成一個值得讓人奔赴而去的人。而不是差不多的戀愛,差不多的分手,差不多的度過余生。
若你少了那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執著,憑什么可以擁有至死不渝的愛情。
#浪漫##黃永玉##感情無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