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深度用戶多多少少聽說過郭老師。她出生于1994年,因為在直播中語出驚人、怪態頻出、做出不雅舉動、對其他主播出言不遜而獲得了大量關注。
有人覺得郭老師很低俗,無法直視,也有網友認為她是真性情的代表,愿意在各大平臺跟隨。郭老師因此坐擁數百萬粉絲,并且成功變現。
但9月2日,這位網紅的流量收割變現之路走到了盡頭,她多個平臺的賬號被封禁。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和廣電總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有關系,通知明確提到了要樹立正面審美導向,對于炫富享樂、無底線審丑、低俗負面的泛娛樂化傾向,需要堅決抵制。
郭老師之所以能獲得關注,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她在網紅界其實是很“稀有”的,現在的女網紅千篇一律,巴掌臉、大眼睛、高鼻梁,不看名字,有的時候都分不清誰是誰。
郭老師沒有使用這種套路,素顏出鏡,普通的顏值,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便脫穎而出了。
另外一方面,傳播學領域,有一個概念叫做“意見領袖”,指的是能夠引領他人,成為榜樣的個體。
在短視頻領域內,郭老師有這樣的屬性,將大眾敢怒不敢言的行為,一股腦地傾瀉出來,那些粉絲躲在自己認定的“意見領袖”背后,仿佛是自己出了氣,宣泄了情緒。
他們獲得了情感上的滿足,郭老師獲得了流量和金錢。
朱光潛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和其他動物不同,就是除了飲食男女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就是其中之一?!?/p>
然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缺乏甚至喪失欣賞美麗的耐心,那些簡單刺激的審丑文化正在大行其道,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人類高質量男性”,便是又一個例證。
在這個過程中,最受影響的,莫過于那些三觀尚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
他們長期從低俗內容中獲得快樂,輕易獲得的短暫滿足感會拖垮人的認知能力,也會讓我們失去欣賞美好的能力。
究其本質,是因為
審丑在一定程度上是本能,而審美,是需要學習的。
很多院線大片雖然票房高,卻不被專業影評人士認可,那些優秀的文藝片屢獲大獎,卻賣不出去票,就是這個道理。
并不是說文藝片就是比快餐電影優秀,而是說欣賞高質量的藝術品,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文化積累,而生活中,有文化積累的人本就不多。
網絡直播,是內容,也是價值觀傳播的載體。未來,直播、短視頻將會和長視頻、文章一樣,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常見。
作為平臺,理應在這個過程中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不要用無情的機械算法決定一切,將那些低質量的內容推到公共流量池內,給他們收割韭菜的機會。要增加更多的人工審核,讓良幣驅逐劣幣。
網紅們也應該有基本的道德操守,群眾的眼睛總是雪亮的,靠低俗內容或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關注。但是這種低層次的感官刺激,其實非常讓人審美疲勞,難以長久。
要輸出真正高質量、正能量的內容,才能保持持久的競爭力,在越來越擁擠的賽道里,始終保留一席之地。
家長要引導青少年,讓他們學會正確上網,讓他們在上網的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合理把握虛擬網絡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爭取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新時代的文明“沖浪”人。
在這個娛樂至死、流量為王的時代,愿大家都可以保持理性,警惕低級趣味,不要讓自己成為被塞上“奶嘴”的工具人和韭菜,不要在一個個低俗沒有營養的短視頻中消耗自己的生命,忘記自我的提升和進步。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一新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