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價格瘋漲1000%,一根天然氣管道引發歐美“混戰”,全球上演“搶氣潮”緣由何處?
最近天然氣火了,不過這次不是著火,曾經價格低廉的天然氣,近期價格翻番飛漲,一躍成為2021年以來漲幅最大的一種大宗商品。據相關數據顯示,天然氣亞洲本年度上漲了6倍,歐洲一年的時間瘋漲10倍之多(也就是瘋漲超過1000%),一時間天然氣成了漲價王者。
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類可燃性氣體,是一種化石燃料,是存在于地下巖石儲集層中以烴為主體的混合氣體的統稱,其特點是無色、無味、無毒(如今入戶的天然氣都會有一股臭味,這是因為添加了硫醇、四氫噻吩等來給天然氣添加氣味,目的是用來檢測是否泄漏),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制造炭黑、化學藥品和液化石油氣,由天然氣生產的丙烷、丁烷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
全球天然氣暴漲,天然氣引發歐美多國發生“混戰”
一根天然氣管道引發歐美混戰,說的是北溪-2項目:2015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五家歐洲能源公司達成協議,修建總長1230公里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有的認為此舉會讓歐盟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增強,不利于歐洲的能源安全,有的認為此舉可以鞏固德國與歐盟能源安全,總之的是該項目能夠實施但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最終該項目克服重重困難,俄方最新表示:北溪-2項目天然氣管道最早將于今年開始供應天然氣,每年可輸送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在當地時間20日,俄羅斯與德國兩國首腦進行了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默克爾到訪莫斯科),而會談的議題之一就是“天然氣”。
俄羅斯是歐洲市場上最重要的天然氣出口國家,在這個節骨眼上,俄羅斯偏偏減少了天然氣的供應,德國深受其影響。德國的馬爾諾壓縮機站作為接受俄羅斯天然氣輸送的重要樞紐,本年度相對以往天然氣的流向減少了近50%,也就是減少了一半。
現在的情況可以說是管道修好了,眼見全球“氣荒”,供應方不供了。7月份以來俄羅斯對歐洲出口的天然氣總量比6月份減少了10億立方米,目前歐洲天然氣庫存比5年平均水平還要低25%,創下十多年的最低,如此的情況,還可能助推天然氣價格的持續上漲。
然而,一般來說,天然氣的需求旺季應該是寒冷的冬季,為何本該淡季的天然氣市場“不淡”了呢?
首先:天然氣如今作為普遍推廣的燃料,進駐家家戶戶,與人工煤氣相比,同比熱值價格相當,并且天然氣清潔干凈,能延長灶具的使用壽命,也有利于用戶減少維修費用的支出。同時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具有單位熱值高、排氣污染小、供應可靠、價格低等優點,已成為世界車用清潔燃料的發展方向,而天然氣汽車則已成為發展最快、使用量最多的“新能源汽車”,天然氣經濟實惠的特點讓日常生活中對其需求量越來越大。
其次,近年來全球倡導環境保護,天然氣作為能源,可減少煤和石油的用量,因而大大改善環境污染問題。天然氣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清潔能源,能減少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量近100%,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50%,并有助于減少酸雨形成,舒緩地球溫室效應,從根本上改善環境質量,天然氣的這種轉型資源,進一步助推了天然氣的消耗。
最后,2015年至今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幾年,入夏人們需要的是制冷設備,乍一看好像和天然氣無關,然而制冷設備的運轉卻需要電力的支持,歐美多國有使用天然氣作為供電燃料的傳統,越來越熱的天氣,越來越多的制冷設備增加,越來越多的電力需求,隱藏與背后的天然氣需求也隨之增加,因此難免引起歐美等國的“混戰”了。
當然,這還與天然氣的成因有關。天然氣形成的原因可以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生物原因:簡單地說就是,地表以下的成巖作用時,淺層沉積了許多有機質,經過微生物群的發酵和合成作用,就形成了生物原因的天然氣。
有機原因:主要是通過沉積中的有機物質,在熱降解的過程中形成。
無機原因:地球上碳元素由于發生較輕的元素核聚變的時候,與原本大氣中有的氫元素發生反應。
從三種原因看,無論何種情況,天然氣形成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再生能力很弱的資源,天然氣供應量的增長不及消費量的增長速度,價格自然就要上去。
關于天然氣的未來發展,有數據推測,預計到2030年前,天然氣將在一次能源消費中與煤炭和石油并駕齊驅,到2040年天然氣的比例將與石油持平,而到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將增加60%,屆時天然氣或將超過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能源,然而這才2021年就出現了全球“氣荒”,著實給人們提了個醒。
總結
全球“搶氣潮”,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但是無疑保護環境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自然界自有它的規律,資源的缺失甚至枯竭,無一不是人類過度使用、過度開發的結果,而這一操作無疑會給自然界帶來危害,最終結果還是反噬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