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近日,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天然氣主力10月合約報收于4.526美元/MMBtu?!蹲C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這是自2014年6月底后創下的7年來新高,在此之前,國際天然氣期價僅在2005年和2008年分別創出14.5美元/MMBtu、13.8美元/MMBtu的歷史記錄,也是僅有的兩次期價位于10美元上方的歷史高點。
多位分析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由于天然氣與原油同屬能源型商品,且在需求上存在互補和替代關系,天然氣期價的大幅上漲或將對大宗商品的走勢產生一定指向性。同時,基于目前全球經濟復蘇預期、流動性波動和供需端的結構來看,四季度大宗商品或將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行情,其中,有色金屬或將保持強勁勢頭。
中長期價格仍處上行通道
天然氣與原油同屬能源類商品,可謂相伴相生,開采方式也基本相同。近日,NYMEX天然氣期價一路走高,主力10月合約期價更是創出了4.526美元/MMBtu的階段性新高,引得投資者青睞。與此同時,就在NYMEX天然氣期價走高前,國內LPG期貨主力2110合約也創出了5282元/噸的上市以來新高,雖然近兩日有所回落,但目前仍保持在5000元/噸上方運行。
多位分析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NYMEX天然氣期價創出階段性新高,一方面在于供需兩端雙重利好支撐,另一方面在于全球宏觀流動性寬松所致。
長江期貨研究員汪浩錚告訴記者,近日颶風“艾達”導致美國墨西哥灣海上油氣平臺大量關閉,其中,最高93.75%的灣區天然氣產量(合計2090.7百萬立方英尺/日)的海上石油平臺也在內,這直接推動了天然氣價格短期走高。同時,中長期來看,天然氣供需格局利好價格,未來將整體保持在上行通道中。
據了解,去年受疫情影響,全球天然氣供需嚴重失衡,NYMEX天然氣期貨價格最低跌至1.517美元/MMBtu,隨著經濟恢復,價格一路走高。今年以來,由于美歐亞國家能源轉型的政策導向,能源供給中天然氣占比提高,美國消費、出口增長較快,而供應增長相對緩慢,推動價格大幅上漲,目前美國天然氣庫存處于近五年同期水平最低位,這對價格仍有支撐。
大有期貨投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則邦向記者表示,今年北半球炎熱的夏季高溫導致能源需求激增,歐美等發達地區天然氣用量大幅增加,而冬季是傳統消費高峰期,后續天然氣供應短缺的潛在擔憂亦給予天然氣期貨漲價支撐,同時,全球經濟復蘇促使各國能源需求持續增長。此外,全球天然氣產業投資有限進而限制其產能擴張,在全球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通脹成為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天然氣價格也受到影響。
金信期貨投資咨詢部經理姚興航表示,導致國際天然氣期價走高的因素有多方面:一是宏觀層面的影響,全球通脹因素也導致原油以及天然氣價格上漲;二是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能源需求增長;三是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推升能源類商品成本提升;四是四季度供暖季臨近,全球需求將對天然氣價格形成支撐。
部分商品四季度存在較大機會
自去年以來,大宗商品迎來強勢行情,尤其是以原油、鐵礦石等龍頭商品,一度領漲大宗商品走勢,而此次天然氣期價所創出的階段性高點,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基于對天然氣期價中長期強勢來看,四季度大宗商品或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行情,其中,有色金屬等或存在較大投資機會。
長江期貨研究員吳灝德向記者表示,大宗商品保持強勢受到宏觀面和基本面雙重因素影響,例如“雙碳”政策對多個商品的供需產生影響,促進了價格上漲,具體表現為:多個商品在產能受環保監管影響直接減產或停產,而需求維持穩中向好,導致供應出現缺口預期,庫存持續下降。
汪浩錚認為四季度大宗商品將有所分化,部分商品存在較大的機會。他說,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格局預計還會持續,價格中樞預計還將上移。同時,期鋁供應會受到政策限制,需求存在新的增長點,價格有望繼續上行。從外,純堿受益于光伏板塊的利好,價格或繼續上升。
“經濟復蘇的持續時間將決定大宗商品價格能否維持強勢,而疫情將決定經濟恢復周期的長短。”劉則邦告訴記者,除了商品自身供需端影響外,美聯儲流動性收緊的預期將更多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如有色金屬、能源等。但從下半年走勢來看,流動性充裕導致的大宗商品普漲行情已然結束,大宗商品價格依據自身基本面情況展現出明顯價格分化;目前有色金屬板塊整體表現依舊較好。
姚興航認為去年以來大宗商品整體保持強勢格局,主要原因有通脹因素、需求復蘇和供給受限三方面所致。對于四季度,姚興航表示決定商品走勢的主要因素應該是需求,而需求是逐漸走弱的,量的積累將慢慢引起質變,因此,除了少數供給端矛盾特別突出的品種,整體上對大宗商品持偏謹慎態度,商品整體延續強勢概率不大。
分品種來看,姚興航認為白糖、棉花等軟商品可能還有一定上漲空間,部分基本面較強的有色金屬也存在走高需求,而黑色金屬板塊以及能化板塊估值已經過高,四季度行情整體偏空,同時,農產品也會有分化趨勢。
(編輯 上官夢露)